静静,是我的好朋友,30岁,女性,又聪明又漂亮。

昨晚,我陪静静聊了一整夜,听她哭诉了两个小时。

去年她和男朋友订了婚,即将结束5年恋爱长跑。

昨晚我才知道,去年底她男朋友就出轨了。

 

她想起曾经付出的时间、感情,就舍不得放弃,又无法接受男友的背叛, 又担心自己遇不到更合适的人,整整半年时间还在纠结、争执,很痛苦。

我们分手了,狗跟谁走?
一起买的房子,如何分割财产?
周围亲朋好友都熟悉了,怎么跟他们交代?
共同买的英雄皮肤,分手后到底归谁?”
想到之前在他身上投入了这么多,现在要分手,简直头痛

静静的担心,其实日常生活里,我们每天都在遇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沉没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我们为某些事情投入的、已经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情感等。

 

其实,你还会遇到很多类似情况。

等车等了半小时,不愿意打车,心想再坚持一下,不想浪费白等的时间,最后在烈日下傻等了一小时公交车;

导游说:“来都来了,进去看看吧”,心想坐了几小时飞机加汽车,就乖乖买票进了无聊的景点。

为什么理性上明知吃了亏,还是无法忍住继续投入?

这就是难以放弃的沉没成本,有时候,你坚持到底,就被坑到底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避免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方式,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听起来还是很抽象、很微妙,听听以下这些损失你更能体会到它的可怕。

骗子们也会利用“沉没成本谬误”。盘旋在我们身边的一个陷阱是:电信诈骗。人们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他们“套路”。

很多诈骗电话,都是先让被害人先交一点小钱,比如200、500元,之后他们会慢慢哄骗对方,说再交5000元可以全额返还所有的钱。为了不让之前的钱打水漂,人们往往会一再追加投入,最后赔的更多。

沉没成本像一个巨大的引力场,让身在其中的人难以全身而退。

(引力场:描述物体延伸到空间中对另一物体产生吸引效应的理论模型。)

承认吧,我们就是那种吃饱了撑的,还会继续把饭吃完的人

 

为什么人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栽在沉没成本上面呢?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很多心理学家们都尝试去研究沉没成本效应后面的驱动力。

1、损失厌恶

第一种驱动力源自“损失厌恶”——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要大于得到获得的快乐,痛苦与快乐的感知比例大约为 8 : 2,所以人们是天生对于损失这件事更加敏感,为了避免损失,反而继续追加投资。

我们去餐馆里吃饭,点完菜发现很难吃,但是因为已经花了钱,不想浪费,不想承认这个损失,我们就会强迫自己多吃一些,其实就是花了钱又遭了罪。所以,是“沉没成本谬误”让你吃到撑也会把饭吃完。

 

2、自我辩解的心理动机

第二种驱动力是人们自我辩解的心理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e of self-justification)

自我辩解属于一种防御机制,意思是,当一个人出现认知失调(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信念是不一致的)时,这个人会各种找理由去为他们的行为做辩护,或者否认任何有关这个行为的负面评价和负面结果。

心理学家Staw研究发现,面对一个长达五年的负回报投资,人们会花更大的预算为破产公司抗辩,尤其当这项投资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决定。认知失调在这里发生的作用就是,自己所做的决定(行为)与他们所预期的结果(信念)并不相符,所以人们就会开始为自我辩解,在错误的决定中越陷越深,并且否认已经发生的负面结果,寄希望于未来。

一些研究机构工作人员曾这样自我辩解:“死死坚守在我们大量投入却得不到回报的事情中,是为了维持社会公信力”(Staw,1981;Staw & Fox, 1977;Staw&Ross,1978)。

尤其是在机构或政府体系中,直接放弃一项投入高昂的项目,很大可能会让决策者面临巨大的社会苛责和名誉损失。

20世纪60年代,英法政府联合开发第一架大型商业化的超音速客机——协和式飞机。协和式客机项目从最初就是一场豪赌,因为单项新引擎的成本就高达数亿美元,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成本骤升,而且风险大、前景不明,但他们如果半途停下来,将血本无归。最终飞机研发出来了,却因为不适应市场而淘汰,英法政府都蒙受巨大损失。也是因为这个经典案例,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被称为“协和谬误(Concorde fallacy)”或“协和效应”。

 

“沉没成本谬误”实在太难摆脱了,但我们仍有一些应对的窍门。

首先,因为它无处不在,所以要时刻保持对它的“觉知”。

在做比较重要的决策之前,我们更关注这件事带来的回报,而不是关注这件事自己付出了多少。

拿最典型的投资领域为例:假如,你和朋友都买了同一支股票,现在它的价格是10元/股。你是以4元/股买进的,你朋友的买入价是9元/股。你和朋友谁更愿意把这只股票抛掉?

一般人可能会想,股价高于买入价要抛,低于买入价则留。但理性的想法是,多少钱买进这只股票与你现在是否应该抛售它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我们在特定时间考虑对股票是继续持有还是抛售,应该以该股票的走势等为依据。

想要在做日常的决策时更加理性,就应该把沉没成本抛到脑后,设想自己从零开始,从现在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其次,在欠缺理性的情况时反向利用“沉没成本谬误”。

前面举的很多例子,都是沉没成本的存在而让人们舍不得理性地放弃。

但是碰到一些欠缺理性的情况时,沉没成本又可以把你往理性的方向拉一把,使自己的行为更有目的性。

就像“破釜沉舟”,消化吸收它的规律,利用它的作用机制,来控制自己的行为,督促自己。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就利用“沉没成本谬误”的心理,让自己持续学习。他快大学毕业时,对弹吉他很着迷,但是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很多身边人都建议他,先买一把几百块的入门吉他,等到会弹的时候再换好吉他。

但他直接下了狠心,买了一把 3 万块的吉他。他说:“一看到这把特别贵的吉他放在家里,就会忍不住拿起来练习,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太浪费了。”而这一坚持,就弹了七八年,现在已经弹的非常专业了。

公司里一位实习生说,当年在学校组织班里同学聚会,人总是不齐,不是这个人有事,就是那个人有事来不了。而改善这个问题的好方法,就是提前在微信群里发起AA制收款,时间一到,不去的人数就会大大降低

这就是懂得“沉没成本谬误”后的反向利用:大家会为了避免损失而准时到场参加。

听完很开心,觉得自己又学了一招。下次公司里团建、妈妈和广场舞小姐妹们聚会,都能用上了。

我给静静看了这篇文章,她说,看完下定了决心断干净,把男友变成永远的前任了~

 

 

沉没成本的案例

1、吃完食物

我初中有个同学,女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这位女同学住校,长得白白净净,微微胖呼呼,最喜欢的歌是银临的《锦鲤抄》,这首歌确实很符合她的气质。

当时我们经常一起在学校食堂吃饭,有一次,快吃完的时候:

W:“我吃不完了,好撑。”(边说便用勺子戳碗里的米饭)

我:“吃不完倒了吧,别撑着自己。多难受。”

W:“不行,我可以的,我一定可以吃完,不能浪费。”

然后她开始一口一口的往嘴里塞。

最后还认真的把碗里的米饭粒吃干净。

结果就是我们陪着她绕宿舍转了三四圈,因为她真的很撑。

 

 

2、感到震撼

当时给我的震撼啊,无以言表。

我第一次见到可以这么认真对待吃不下的半碗饭的人。

我现在还记得她的碗干干净净的那个画面。

当时觉得自己“吃不了就扔”的想法真的是可耻。(啊哈,当时真的是这种想法)

后来,初中毕业,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再没有任何联系了。

不过那只干净的碗我记到现在。

虽然我记得,但我还是没有能力做到,

因为……真的是……撑的吃不下去呀。

 

3、大量案例

再后来在高中,在大学,我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朋友:

已经很撑,吃不下去,但还要继续吃,因为这是自己花钱买的;

下厨做饭,结果糊的糊,焦的焦,还是要吃,因为是自己花时间做的;

在电影院,电影看了一半,发现一点儿也不好看,但还要继续看,因为电影票是花钱买的;

买了十张面膜,结果对脸部有些刺激,不过将就着也要用完,因为花钱了。

“因为我付出了一些东西,比如时间、金钱,所以就算很撑、就算不好吃、就算不好看、就算不好用,我也得继续。”

其实这样的逻辑是有问题的,不愿意放弃曾经的付出。

 

4、探究根源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你怀疑这个电影是否值7美元。

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

斯蒂格利茨在这里提到了沉没成本:

一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我们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时,总会不知不觉的陷入沉没成本的陷阱,不论是吃饭、看电影,还是其他的事情,

我们总是念念不忘自己已经付出的、不可收回的东西,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 “损失憎恶”。

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

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的分配了资源。

 

5、及时止损

可是事实是这些成本已经付出了,如同倒掉的牛奶,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就算吃完、看完、用完,这些钱也不能拿回来,反而进一步对自己产生影响。

所以,面对沉没成本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及时止损,立刻从中抽出身来,而不是“念念不忘”。

你应当坚持吃完一顿花费很高但口味糟糕的饭吗?

绝不应该,除非你已经穷到连涂抹三明治的花生酱都买不起了。

当你花了15美元买票,却发现电影极其令人失望,后面也不可能变得更好,这时你应当走出电影院吗?是的,一定要离开。

 

6、登高临下

在《逻辑思维:拥有智慧思考的工具》一书中,作者理查德·尼斯贝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思想实验让自己从沉没成本的陷阱中脱身:

假设你在一个月前买了一场篮球比赛的门票,比赛将在距离你家30英里的一个城市举行。

比赛进行的当晚,你得知自己期待的球星不能上场比赛了,因而这场比赛会比你之前盼望的无趣得多。

不巧的是,天上开始飘落雪花。这张球票价值80美元。

此时,你会坚持去看比赛,还是会改变计划待在家里呢?

经济学家会告诉你做一次思想实验:假设你没有买球票。

如果这时有个朋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他买了票,但自己没法去了,而你可以免费得到他的票。

如果你回答“太好了!我这就去你那儿取票”,那么你就应该无论如何都要去看这场你已经花钱买了票的比赛。

而如果你回答“你一定是在开玩笑。那位球星不去现场,而且天也开始下雪了”,那么你就不应该去看比赛,即便你的钱白花了。

如果你为这个决定感到不快,那是因为你在做决定时,依然对“倒掉的牛奶”念念不忘。

所以,当我们判断是否应该继续时,忘记那些沉没的成本,以当下自己的感受、处境做出决定

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无济于事,未来的生活,从此刻开始。

我一边看,一边吃完了手上还剩的半碗饭 ~.~

 

 

参考推荐:

恋爱和婚姻,精神交流很重要

遭遇冷暴力,不要执着,请放下

爱情与婚姻,遭遇冷暴力,该何去何从

亲密关系中,如何辨别冷暴力,遭遇时如何应对

恋爱,一方付出过多,却得不到反馈,如何解决

母亲越强势,儿子越懦弱,女儿越暴躁

强势母亲对家庭子女的性格是毁灭性

如何培养自己的高情商

同情心与同理心

百度员工离职总结:如何做个好员工?

【李开复】成功、自信、快乐(三)

艺术思维:伟大创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