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北大有位心理学老师做过一个调查,高校里面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的孩子,很多来自教师家庭。

2019年落网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通过一些侧写,他母亲的性格是很典型的教师性格。

曾经有某调研说,教师子女的自杀率排名第一,其实这是个很残忍的事情。

 

教师家庭真的更容易培养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吗?如果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吴谢宇事件之后,社会都在经历教育反思,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清醒认识到:

孩子的美好未来,并不只取决于优异的成绩与分数,也不取决于多么拔尖的学历,而是取决于健全的人格与心智。

纵然是清华北大毕业的顶尖学生,智力超群,倘若没有健全的人格与心智,依然难以走好长远的人生之路。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和心智的养成来说至关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体现孩子人格和心智的一言一行在成长的初期已经开始养成,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已经有所表现。

 

身为教师,其“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必不可少。

那么,组织与管理说白了,就是一种控制力。控制力当然也分三六九等。

1)控制力太强

比如高压管控,班级纪律当然好,学生听话没得说,但那是真听话,还是心理上害怕你?

我想,正常人应该是真害怕。控制力太强的老师,其强烈的控制欲和其性格密切相关,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就可想而知,不出意外,一定是专制型的那种,孩子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心理十有八九是要出现问题的

那有人或许要问了,那些学生难不成个个都有心理问题?当然不是,毕竟教师精力有限,那么多学生,他的专制辐射不来,而在家里,孩子最多就几个,怎么管,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2)控制力适中

这样的教师作为家长,其对孩子一般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大家平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无疑是最理想的,心理问题嘛,一般很少,自由且快乐。

3)控制力太弱

这样的教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什么呢?学校的学生他管不来,压力大,好呀,就管到自己孩子身上去了,在家里专制型的管教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孩子做样本和试验品,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会快乐和健康。 

 

教师的子女们,是一种什么感受

教师“越在工作中尽责,那么对子女的关系就会越恶劣,越难培养出心理健康优秀的自家孩子”

这其实是非常残忍的悖论,你为工作付出的越多,你在生活里却失去的越多。

为什么呢?人的天性如此,特别是在中国,很多时候都是“医者不能自医”。

1、教师需要有绝对权威

教师在学校管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其实是非常需要有权威的,教师在工作中会潜移默化的树立自己的权威性,而大部分人的性格是很难做到互相转换的,特别是教师这种需要几十年拥有权威性的人,很多会潜意识的把这种权威融入自己的性格里,这也就造成了在家庭中,他们也会潜意识的把权威性带给孩子,从而导致:关系冷漠、家庭不顺、缺乏沟通、互相不理解等等问题。这是人的问题,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能做到性格完美切换,是很少的人才能拥有的能力。

所以,我们看很多教师家庭出来的优秀孩子,很多都是因为这些教师本身能够克制自己,甚至能够调节自己的性格。

2、教育方式的问题

我国的义务教育的方式,几乎是纪律、效率、集体利益主义,任何个性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这种教育方式也被潜移默化的用在了家庭教育中,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自我的选择、包括但不局限于:受制于父母的道路选择,个性和个人主义的埋没,多样化的降低,甚至是出了事情,当众批评,毫无关心和同情等等。久而久之也会导致孩子心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缺乏同理心和关心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的心理建设成长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一般的家庭都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恰恰是因为教师会把大量的关心放到对自己的学生身上,从而缺乏对自家孩子的自我关心上,这也就是你付出越多,对你家庭的伤害越大。不同于其他职业单纯的付出“精力”,教师这个行业还要付出“关心”。

4、对事物的看法会极端化

老师基本局限于校园行业,这些年国家并不重视教师的待遇和流动。导致教师收入并没有那么高,同时导致行业有所局限,也会导致一部分教师会产生自我化,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对孩子也就带来了更多灾难性的问题。很多老师家乡,教育学生要时时复盘,但自己却没法时刻反省自我对于自己孩子的角度态度,其实蛮可悲的。

 

当然,事情都会逐渐变好,我们会发现,如今一二线城市的一些学校中的教师,待遇上来了,本身是有很好出身的背景,眼界也提升了,其学生的素质也逐渐提高。这就导致这部分教师能够分清工作和生活,在长链条的教育生涯中依旧能够保持家庭教育的独立性能够有足够的情商转化情绪,能够时刻反省自己,那么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会没什么心理问题,也就会更优秀。

别让医者不能自医成为这个时代的宿命和悲哀,也别让大部分孩子的健康心理成为他们家长职业教育的牺牲品,能同时做好教师和父母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同样,幼师、医生、部分公务员、警察这种岗位也一样

一定要让优秀的人做这些行业,以减少“医者不能自医”的悲剧发生。

所以该有的待遇一定要跟得上,这些行业牺牲的东西,可能不只是工资的差距,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孩子未来几十年的心理痛苦啊。

希望这个社会,能越来越重视人的心理,而不再把人当做简单的数据来看。

以人为本,和钱无关,用爱呵护,温暖千万家。

 

教师的子女们,会更优秀吗

一般人都为教师的子女,都与优秀、品学兼优挂钩,都认为教师子女在教育资源方面比一般的孩子要丰富的多,认为教师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和品行方面都比较优秀。

笔者在没有进入教育行业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也总认为教师子女的父母就是老师,他们在学习上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真的进入了教育这个行业,接触到更多地教师后,发现其实教师的子女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也有好差之别,并非每一个教师子女都出自名校,比正常的孩子就高出一截。

经过权威的调查发现,教师子女的成才比例比非教师子女要低,而真实的情况更是大跌眼镜的是,越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子女成才比例就越低,越在一线教师岗位的教师子女成才的比例就越低。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常人所理解的教师子女更加优秀,而在现实中确实结果大相径庭。其实在笔者看来,发生这样的现实结果也并不奇怪,其实在常人看来教师子女的优势,往往对教师子女的成长成才造成了先天的瓶颈和缺陷。

1、一线教师的子女成才比例低

如调查所反应的,一线教师的子女成才比例低,这部分一线教师往往除了本职工作内的学业方面对自己的孩子稍有优势,其实在其他的优质教育资源(音乐、美术、舞蹈、演讲、理财、经商、人脉等)的获取方面,并不能给孩子额外的帮助,主要因为一线教师的工作内容过于单调,他们的生活圈子一般只仅限于校园,很难接触到更多领域的人,所以导致能给予自己孩子在教育层面的优质资源渠道过窄。

2、教师的生活单一封闭

很多教师的生活都是单一封闭式,而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这就造成大部分一线教师都是比较淳朴和简单,与成年人的交际能力其实并不强,而教师子女在长期的这种简单生活重复,并在较单一和质朴的家庭教育之下,在交际能力和性格方面都会有些制约发展。所以真实的情况,很多教师子女的性格都是守规矩,内敛,谨慎,胆小。虽然这些性格特点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性格特征也从侧面反映教师子女的创造力、闯劲、创造力等不同方面有所不足,而这些长期潜移默化下形成的性格特征,也是制约教师子女成才和发展的原因。

3、教师以成绩论英雄

很多教师在认知上都是以成绩为王,对待学生大多以成绩论英雄,自己的孩子在成绩方面更加苛刻要求,这样的思维意识往往忽略孩子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孩子往往在教师家长的这种意识诱导下,也只以学习成绩为重,对其他能够锻炼各方面能力的活动和内容选择逃避和不屑,而长此以往,导致很多教师子女在中小学阶段知识成绩优秀而已,在学习成绩以外的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而往往一个人成才需要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子女在成才之路上显得有些先天不足。

总结

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完全推翻了常人对教师子女的印象。

越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子女成才比例就越低,越在一线教师岗位的教师子女成才的比例就越低。

这也是很多教师的家庭之痛,自己教育和培养了这么多优秀人才,而自己的子女却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这样真实现象在其他领域也有,例如医生、护士、军属等,在某一方面很强,而忽视了其它能力培养。

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希望我们在成为一个好老师前,先能成为一个好父母,培养出更多全面优秀人!

 

 

参考推荐:

恋爱和婚姻,精神交流很重要

后悔了,如何挽回前任,留住爱情

遭遇冷暴力,不要执着,请放下

爱情与婚姻,遭遇冷暴力,该何去何从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赢了对错,输了感情

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一封信,看哭了无数人

亲密关系中,如何辨别冷暴力,遭遇时如何应对

母亲越强势,儿子越懦弱,女儿越暴躁

强势母亲对家庭子女的性格是毁灭性

妈宝男和妈宝女的性格特征

妈宝女的人生不幸与解决之道

如何培养自己的高情商

同情心与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