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疲劳到猝死只需6步
近日,一则36岁清华硕士IT男猝死马桶上的消息引起强烈关注。3月24日一早,就职于深圳某公司的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案。来自杭州市急救中心的一组数据表明:去年1月至10月,杭州市急救中心接送猝死的病人共50人,其中15人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占到了30%。
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指病人在发病后6个小时内的骤然死亡。主要表现为死亡急骤、出乎意料、自然死亡。病人中大约80%左右为心源性猝死,而非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为:脑出血、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过敏、哮喘等。”心源性猝死则往往更快,发病到死亡发生在1小时之内,其中90%左右是由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所导致的。
加班熬夜,现代人最多的感觉就是“累”!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生病。弯腰驼背,皮肤粗糙,掉发严重… 身体在提醒你:要休息了!
身体求救信号
猝死不是不能预防的,但预防猝死并没有捷径可走,平时生活中就应做好预防工作。当出现心慌、胸闷,尤其是胸痛、晕厥等症状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应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控制工作节奏和工作时间。老年人本身是心脏病及各种疾病的高发人群,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此外,还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长期过度疲劳会引发身体出现一些改变如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及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脱发明显等。对于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在季节交替时,建议与医生进行沟通,是否需要调整疾病的治疗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危险评估,包括进行常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评估心源性猝死的风险,作出治疗决策。
抗疲劳全攻略,给疲惫的你!
疲劳是一个主观指标,一般情况下无法用客观的医学指标来衡量。但是当身体感到疲倦的时候,确实就要休息,不然就会积劳成疾。
专家说,生活上要避免过度劳累,不要为了提神而经常吸烟、喝咖啡和浓茶,以防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工作负荷重的人心理紧张,会产生交感神经性兴奋,体内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如果引起心脏血管收缩,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专家指出,从疲劳到猝死只需要6步:
轻度疲劳 → 身体发沉 → 精疲力竭 → 身体有恙 → 疾病缠身 → 突发猝死。
红色:加强工作效率,尽量避免加班,注意工作和生活平衡;
橙色:最大限度保证睡眠
黄色:主动抵制快餐等不健康食品
绿色:减轻心理压力
蓝色:为健康坚持锻炼
靛色:注重均衡营养
紫色:关爱身边人的健康
如果你愿意改变现状,做一个快乐的“彩虹族”,享受更精彩的人生,那么不妨从以下几点开始改变:
1. 减压从吃开始
抗压其实也可以从吃入手,尤其是特别注意多摄入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菌藻类等。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类抗压食物,远离咖啡、甜食、快餐等增压食品。
2. 提升自我责任
我们会习惯于寻找各种理由,但最终只会让我们变得爱抱怨,所以学会多从自身去找答案,多问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足或者过于苛求,这样就连看心理医生都省了。
3. 寻找快乐当作人生目标之一
抱着有所得有所失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不轻易放弃努力,但也不过分苛求些细节。
我们可以有让自己愉快的爱好,即使它看上去不那么符合潮流;拥有三两死党,从中能得到心灵财富,这才是最充实的生活。
参考推荐: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20-08-04 16:16:29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
转载注明: 从疲劳到猝死只需6步 (米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