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代尔三角的角度来说,中国进行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

蒙代尔三角又三元悖论(Mundellian Trilemma),也称三难选择(The Impossible Trinity),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一说蒙代尔)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onetary policy),汇率政策(Exchange rate),资本的自由流通(Capital mobility)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为什么要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稳定的汇率

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政府干预外汇自由,要求中国实行浮动汇率,放开资本管制,而中国则坚定或者委婉地予以拒绝。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首先从黄金谈起。大家知道,人类最初的货币是黄金和白银(当然,更早期的是贝壳、以物易物就不讨论了)。黄金和白银由于不易变质,产量又不是很多,易于切割,成为了所有国家都接受的财富符号。当时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黄金产生狂热的迷恋,他们寻找新大陆的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黄金。后来的不少文献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大都指责资本主义赤裸裸的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本性。事实上,如果把当时的欧洲看作是相对孤立的整体的话,也就是说,假如掠夺来的黄金主要只在欧洲内部使用,那么这些黄金对于欧洲来说,谈不上什么原始资本积累,而只是相当于货币扩张而已。简单地说,欧洲黄金的增多,就跟今天的多印钞票一样,轻度的黄金扩张可以刺激经济,而过分的黄金扩张只会让经济发疯。

当然,黄金总量如果不增长,就跟今天的中央银行停止发行钞票一样,经济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货币而停滞萧条。黄金就其质地来说,非常适合作为货币。但是它并不是具备货币的所有要求。这体现在它的供应上。黄金的供应是自然决定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而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稳定的货币供应。特别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总量时,黄金就再也跟不上经济的增长,而成为经济的制约因素。

在货币的进化过程中,开始出现纸钞,最开始的纸钞就是借条。银庄(相当于今天的私人银行)发出纸钞,拿着纸钞的人可以在银庄的各个分庄换取银子或者黄金。由于发出去的钞票随时都可能换成黄金或者银子,所以各个银庄必须在有等量的黄金或者银子时,才敢发钞票。这就是大家常常听说的:发放钞票要以黄金外汇等储备为基础。当然,这种说法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有些学经济的还用这句话来解释当今的货币政策,就是胡扯了。

在银庄发放钞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比黄金或者银子拥有量更多的发钞票?因为钞票不可能立刻要兑换成黄金。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银庄,他们的钞票因为信誉好,甚至可以直接像黄金白银那样来买东西,人们也就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要兑换成黄金白银了。这样,银庄发出的钞票远远超过了其黄金白银拥有量,这就是信誉货币的始端。它意味着,货币可以凭空的印刷出来。但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扩张都是通过信贷完成的。因此不少经济学者坚持:即便货币可以凭空创造,但是也只能以信贷的方式进行扩张。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理论依据,我可以预言,如果说货币财政政策要进行改革,那么首先将会在货币的发行方式上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由于银庄发放钞票可以超过它实际拥有的财富,只要不发生挤兑,它就实质上是占有了这些多余的财富。这就类似于现代国家发行钞票的货币税。同时钞票由私人发行,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所以在货币的演化过程中,国家开始集中发钞权。国家发行钞票,最初也是以黄金作为本位,也就是国家要拥有多少黄金才发多少钞票,钞票可以自由兑换黄金。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总量需求增大,黄金开始紧缺,国家不得不在黄金储量之外发行过量的钞票,此时金本位崩溃。再后来黄金成为国际间的重要支付手段,国家感觉有必要自己进行掌握,所以国家就开始终止钞票和黄金的自由兑换,而把有限的黄金用于国家控制。这样就进入彻底的信用货币时代,黄金作为一国内的支付手段退出流通领域。国家发行钞票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并获取发行钞票的巨大利润。因为他们付出的是纸,印出的却是钱。

基于同样的原理,国际外汇市场也走在同样的演化路径上。

二战过后,各国把黄金交放到美国央行,美国按照与黄金的一定比例投放美元。各国都接受美元为世界通用的货币。这个过程相对是比较公平的,因为美国要严格按照其黄金储备发放美元,而且各国凭借美元可以自由提取美国的黄金,因此不存在剥削他国财富之说。但是很快,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要说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是世界的黄金总产量都跟不上经济的发展,美国要满足各国把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以及世界货币的需要,不得不开始超出黄金储量来印刷美元。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要纠正一个错误,就是美国大量印刷美元,来解决它的外汇逆差,并不一定是因为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的。即便美国的经济不衰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促使它在黄金储备以外发行美元。特别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越快,就越有多印美元的需求。如果美国的经济长期处于顺差,则美元就无法发到世界上去,也就成为不了世界货币

由于美元发行的总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元相对黄金就再也无法维持以前的比率,美元不得不进行贬值。此时世界掀起抛售美元,提取黄金的热潮,如果放任下去,美国央行的黄金可能被耗尽,于是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不是由于哪个国家的经济衰退引起的,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美元凭借其历史惯例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而且这个时候美元的霸权开始显现出来,美元开始作为美国攫取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手段而存在。

形象一些说,此时美国类似世界央行。美国发行的美元已经成为信用本位的货币。它可以凭空印刷美元,用于购买它国生产的实物财富。也就是说,美国可以用白纸来换取它国的原材料、以及其它实物产品。有人会说,当美国用美元购买它国产品时,其它国家也就获得了美元,其它国家可以持美元反过来购买美国产品,因此不存在说美国霸权不霸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与目前美元贬值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个在后面我会阐述。这里我谈它的第一方面,就是美元的货币税问题。

虽然拥有美元的国家可以向美国购买产品,从而使得与美国的交换成为等价交换,但是一方面它是各个国家的重要外汇储备手段,随着经济的增长,储备也会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它必定要在世界其他各国流通,而且世界经济发展越快,在各国流通的总量也就增长越快。因此从局部看,不断有美元流出或者流进美国,但总体上,还是以美国向外输出美元,向内输入实物财富为主。这就是大家看到为什么往往都是美国逆差的真正原因。这长期停滞在美国之外的美元,就是美国向各国收取的货币税。美国凭借货币税的特权,直接无偿掠夺别国财富。因此大家再看到美国对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援助时,应当知道它可能仅仅归还了从这些国家掠夺过来的部分财富而已。同时大家再看到美国逆差,而且美国拼命指责其他国家造成它的逆差时,千万不要轻易得出美国真的吃亏的结论,它是在贼喊捉贼,流血的说不定恰好是你自己。

的确,如果美国美元输出过多,这些输出的美元如果反过来购买美国的产品,无疑是美国财富的损失,其收的货币税就少了。所以,美国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贬值。我个人相信,美元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贬值,然后再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再贬值,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既定战略而不是什么突发危机使然。当其他国家都储存太多的美元储备后,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吃不喝勒紧裤腰带的积累了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国就开始考虑贬值了。美国贬值货币主要通过降低利率,扩张财政支出,以及央行干预来完成。通过这些措施,使得美元供应量增大,美元贬值。美国的降低利率和扩张财政支出,对本国经济也要造成影响,譬如经济可能过热。但是美国对于国内经济,虽然我并不能断定它是有意为之还是对经济运行还不是太熟悉,总之在它执行美元贬值手段时,严格的控制了国内的需求,也就是说通过供需失衡,使得美元利率下调,美元贬值,同时美国的经济还不过热。我已经声明,不排除是美国对经济还不熟悉的原因导致其供需失衡。但是,如果换上是我,如果对经济比较了解的话,不排除不采取某些相似手段。特别是美国刚刚完成一场战争,也给贬值造成了有利条件。

假使美元贬值10%,则中国外汇储备硬生生损失300-350亿美元。放之世界,各国又要损失多少?美国又要掠夺多少?

当然,美国虽然容许一定的逆差,但是逆差太大,给它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利的。美国一方面通过贬值减少逆差,另一方面,特别是小布什执政,削弱福利,经济萎缩,失业增加,因此增加出口外贸需求就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美国出口产品多是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再多,对于美国的实物财富减少也影响很小。所以增加出口,并以出口获取的财富用来进口低附加值的实物财富,也是美国经济的重点。而美元贬值,降低了其出口价格,增加了出口。

以美国和中国两国而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今后的进出口影响自不必说,最狠的一招还在后面。

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其要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币要升值,一个是资本市场管制要放开,也就是说资本可以自由兑换。这两个要求足以对中国经济构成致命的杀伤力。

一种货币的贬值可以有多种手段。例如美国,是通过调节美元利率等国内经济政策手段来实现。但是这种方法运用不当的话,往往会伤人一千,自伤八百,因为这些国内经济政策不但影响外汇市场,还威胁本国国内经济。坦率的说,这也是西方经济理论本身的缺陷导致的。而中国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直接通过央行的买进卖出,来保证外汇市场人民币的汇率。同时中国还采取资本管制,资本并不能自由进出中国市场。因此中国可以在相对屏蔽本国经济的情况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无论如何,货币是否贬值,大多都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无论美国也好还是日本也好,其货币的贬值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而不是什么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市场、自由。日本有官员说虽然利率由政府决定,但是汇率应当由市场决定的说法简直是搞笑,这是典型的话语霸权。都是干预手段,都导致货币贬值的后果,难道惟独你那种干预是市场经济,我这种干预就是政府干预?说句实话,目前西方通行的外汇体系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道弥补这些缺陷,不跟你犯同样的错误就是政府干预?

他们的真正目的,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在于一个更加阴险的措施。

在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之时或者之前,美国或者日本的金融投机家开始把大量资金暗地流入中国。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种流入就更加容易。资金流入中国后,兑换成人民币,等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后,这些金融大鳄就开始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元。中国央行不可能也跟着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元,如果那样的话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跌。中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必须购买人民币,抛出美元等外汇储备。本来中国的人民币之所以表面上看要升值,是因为中国经济失衡,需求不足,物价低迷,大量人民币游移于市场之外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资金外逃,据统计外逃资金达3万亿之巨,并不是人民币真的就该升值了。

如果那时资本市场开放,外逃资金加上中国本土藏于地下的人民币倾巢而出,再加上金融大鳄利用金融杠杆,以一元资金调动十元的比率,来冲击人民币,可能最终有两个结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中国央行外汇储备足够,最终咬牙撑住了人民币汇率,但是此时由于已经大量的抛出美元,所以外汇储备也是损失殆尽,国家经济倒退几年乃至十多年。第二个结果更为恐怖,就是央行发现无法支撑,最终放任人民币汇率变化。此时人民币汇率将一路下跌,人民币越下跌,人们越是抛出人民币,越抛出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越下跌,直到最后崩溃为止。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到那个时候,中国彻底萎靡不振。

这是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便中国仍然在资本管制,但目前各种投机资本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200多亿美元就是迹象。

那么,可不可以人民币不升值,但资本放开管制呢?如张五常主张的那样?相形而言,我宁愿人民币浮动一下汇率,同时不开放资本兑换,也不愿意固定人民币汇率下开放资本市场。因为浮动汇率,游资要来冲击人民币,至少我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强管制,而开放资本市场,在目前人民币总体上看可能反而是贬值的情况下看,如果国外金融大鳄连同地下人民币狙击中国,即便人民币不升值,也可能耗去大量外汇储备,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禁要问,即便美国不耍手腕来抢夺中国手中的外汇,外汇对于中国就有什么意义吗?

长期以来,中国由于教育、社保福利等政策上的失误,以及中西部经济差距、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增大,致使内需严重不足。内需的不足又导致工资进一步降低,反过来又致使内需进一步下降。所以中国把经济的发展寄托于外需,希求通过外贸把产品卖出去。但是中国的产品多是低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靠廉价。而这种廉价又主要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长久的压低劳动力的工资,则国内内需将没有启动的可能,中国会进一步依赖外需;而依赖外需又需要再压低劳动力的工资,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而压低劳动力工资又将继续压抑内需。

现在抽出身来回看我们的国内经济,当真是一幅奇观:

我们不断的生产大量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国外,换回大量的外币,国内人民却无法消费。换回的大量外币又被国家通过购买美国等外国的国债等方式,流回美国等国家。这样,中国以纸币标志的GDP不断增加,但是用于国内消费的财富却不见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又由于内需不振,外需就占了总需求的相当比重,所以人们就以为外需更加重要,进一步不惜抑制内需来扩张外需,于是国家经济进一步走向歧形。其表现形式是外汇出现大量顺差,国内需求萎靡不振。

一国经济,根本应依赖于物质财富的消费,此种消费是下一轮物质财富再生产的源泉,怎么能守着几张花花绿绿的废纸来富强邦国。美国常年保持外汇逆差,却成为了经济超级大国,非常重要的一点便在此。中国外贸所得外汇,不用于购买国外相应物质财富以供国内发展,别说4千亿美元储备,就算有4万亿美元又与废纸何异?可叹了枉自紧缩了国内需求,却是与他人作嫁衣裳。

外贸之输赢,不在你逆差还是顺差,而在你产品的附加值是否高。倘若产品的附加值低,你顺差越多,国力便越是衰退。不过此经济分析,不是此文内容,放作以后分析。目前中国央行正竭力抑制人民币升值,其采取的干预方式乃是标准的西方宏观货币政策,即买进美元,抛出人民币。为防止抛出人民币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紧缩银根,削弱正常途径的货币投放数量,以求达到一国货币总量的稳定。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虽然好象总量上货币稳定,但是加强了经济的不均衡,正常的商业运作被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限制,抛出的人民币却大量的游移于市场之外。结果中国的经济将处于这样一个两难境地:经济继续紧缩,需求继续疲惫,而大量人民币成为地上悬河,随时可能崩溃。因此正常经济一旦稍有起色,央行就不得不担惊受怕,怕这悬河垮了,造成通货膨胀,所以收紧钱口袋。而收紧钱口袋,经济便没有起色。所以两派经济学家吵架,一派说中国经济要通货膨胀,一派说中国还在通货紧缩,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关键怕的就是这道悬河,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剑。如果没有这道悬河,中国经济究竟是紧缩还是膨胀,局势就会明朗,争论就会少得多。

中国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削掉这道悬河加强对垄断利润的税收,加强打击资金外逃,实行财产登记制度,增设遗产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医疗等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切实保障工人权利,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不要老是以廉价劳动力为荣。把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以上措施,可以相当于中央银行紧缩银根给投资造成的影响一样,但是却可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和增加消费,削去悬河,因此与仅仅紧缩银根不可同日而语。对于目前的外汇储备,除了保留必要的用来稳定市场的部分外,应当用以购买战略资源或者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把美元抛出去,以绝国际社会之话柄,并同时让外汇切切实实地用来建设中国,而非像守财奴一般抱着外汇压箱底。要是中国以后被迫抛出美元之时,是通过吸纳人民币来抛出美元,中国央行还自以为是执行外汇调控政策,则中国数十年之积累,转眼便灰飞烟灭,一场空矣!

 

中国外汇管制变革历程

1979年之前

中国对外汇的供应、需求以及分配进行严格的高度集中的中央控制。所有的外汇收入(主要是出口收入)都必须售给国有银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所有的外汇支出(如进口或者其他非贸易目的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如央行)的批准。影响汇率形成的因素中不包括市场因素,1950年,由于中美关系的恶化,双方都冻结了对方在本国的资产达几十亿。因此,中国为了保护国外资产的安全,宣布停止兑美元汇率挂牌。也就是说,从1952年至1972年,中国挂靠的是英国英镑的汇率,所以这段时间人民币公开的汇率是兑英镑。1973年开始人民币汇率采取“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政策。为了促进我国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发展,大陆开始参照国际货币市场,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有一定代表性、在国际市场上较为坚挺的几种外币,以构成“货币篮子”,再按各种货币的权重,加权计算人民币汇率

 

1979 – 1993

1979年,为了鼓励出口,吸引外资,中国开始实行外汇留成以及增强企业的外汇自主权,这限于有外汇收入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主要指外汇额度留成,创汇单位将外汇卖给国家银行之后,国家会按规定的留成比例分配给外汇额度。而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现汇留成,允许他们全额保留现汇收入

1981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实行用于非贸易与贸易活动的两种不同的汇率,前者仍按“货币篮子”加权平均计算,后者按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主要用于进出口贸易的结算。1985年1月1日起,停止实行贸易结算价,各类外汇买卖一律按公布牌价结汇。80年代后期,中国外汇市场参与者人数开始增加以及汇率互换更加灵活。1993年,中国已经有108家本地外汇调剂中心加入到全国体系中,外汇市场调剂价格开始形成,且与官方汇率并存。与此同时,央行开始谨慎介入市场。

随着互换汇率的多样性,互换市场自身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寻租行为以及一些非法行为。然而,这在中国建立一个真实的外汇市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在1979-1994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官方汇率在不断的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也呈贬值趋势。随着官方汇率不断地贬值,中央银行也开始准备统一汇率并进行汇率机制改革。

 

1994年之后

1994年是中国外汇改革的一个转折点,持续了15年的外汇上缴和留成体系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对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开始正式实行,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1994年4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始正式运行,也标志着全国统一的、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建立,成为中国主要的外汇交易场所。同时,个人因旅游,学习或其他个人需求而购买外汇的行为将受到新准则的管制,个人每年的换汇上限为8000美元

1995年,中国终止发行外汇兑换券;1996年7月,外资企业的外汇买卖被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取消非贸易非经营汇兑体系,允许外资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自由的购买外汇。同年11月底,中国正式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1997年,合格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中国大陆企业可以开设外汇结算账户,以此来保留一定比例的外汇收入。1995年开始加入日元交易,1997年央行开始正式试行远期外汇交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重点加强资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1998年12月,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关闭,此后所有外汇交易也开始被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1998年底,央行开始允许国内银行开张面向个人的实盘外汇买卖业务。至1999年,随着中国大陆股票市场的逐渐规范,买卖股票的盈利空间开始大幅缩减,部分投资者便开始进入外汇市场,国内外汇实盘买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外汇交易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我国外汇制度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进一步注重外汇资金流入、流出的平衡管理。同年,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下发通知,正式允许中国居民在中国股市买卖以美元标价的B股。2002年4月中国正式推出欧元交易对人民币交易。同年10月,大陆对外汇账户管理政策再次进行调整,进一步放宽了结售汇的管理,允许企业开设外汇账户并持有上一年外汇收入的20%。2003年10月开始,双向贸易被允许,并且贸易时间从半天被延长至全天。

 

2005年是中国外汇市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8种货币兑在这年5月开始正式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

2005年7月,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启动,美元对人民币被重新股价,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

 

附加阅读: 2005年之后,十年汇改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2日,央行宣布将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

2005年8月9日,央行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

2006年1月4日,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并保留撮合方式,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

2006年6月起,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在国内首家推出个人远期外汇业务,不但为国内投资者提供了外汇交易的新途径,还首次采用了保证金交易还是模式,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中国外汇保证金交易闸门将开始的信号。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汇改以来首次突破7.8整数关口,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超港元(人民币升值了

2007年5月21日,央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从0.3%扩大至0.5%

2009年4月8日,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整四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21%

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将重新继续汇率改革,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

2010年8月1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交易, 马来西亚林吉特成中国首个询价非美货币

2010年9月15日,美国会召开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听证会, 进一步向人民币施压

2010年11月22日,国内银行间市场开办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交易

2010年12月15日,莫斯科挂牌人民币对卢布交易, 俄罗斯成为人民币在境外挂牌交易的第一个国家

2011年1月14日,央行“一号文件”允许获批境内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境外直接投资

2011年2月22日,德意志银行首试离岸人民币交易电子平台, 有助于推动离岸人民币作为交易结算货币的发展

2011年4月1日,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就正式推出, 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保值工具

2011年4月2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年内扩至全国, 继续开展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

2011年5月7日,82家俄罗斯银行设人民币账户, 中行尝鲜人民币国际化

2011年6月19日,二次汇改一周年 人民币结束两年横盘升值5.4%

2012年4月16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由0.5%扩大至1%,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2012年5月2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

2013年4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完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澳元交易方式,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

2014年3月17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2%扩大至3%

2014年3月18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对新西兰元直接交易, 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新西兰元直接汇率

2014年6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

2014年7月2日,取消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买卖价差管理,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预期分化,中央银行基本退出常态外汇干预

2014年6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

2014年9月29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

2015年1月21日,央行与瑞士国家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06月27日,央行称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参考推荐

中国为什么要外汇管制

811汇改九问:我们为什么要汇改

811汇改:一万亿美元的教训不要重来

现钞和现汇的区别

外汇掉期与货币掉期

中日经济比较: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

日本失去的20年,“广场协议”的前世今生

88, 98, 08, 18, 金融风暴卷土重来,帝国崩塌

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如何衡量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

人民币汇率宜尽早摆脱当年日元汇率的“魔咒”

李迅雷:房价泡沫破灭真的会来吗

想想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的事了

强权=真理: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国务院智囊:清醒认识中日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