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春秋战国史,除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的比较多的就是诸子百家。

那时候的学术氛围应该是相当浓厚,虽然当时没有那么多典籍供人参阅,但是学派之间的竞争交流,相互的学习沟通大大促进了文化的繁荣。那时流传下来的文学典籍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其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后世无可比拟的,像《周易》、《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鬼谷子》、《诗经》、《春秋》等等,大部分书都远播国外,大受推崇,可见那时产生的这种智慧或者说思想的价值之高。

那当时的“诸子百家”是不是真的有100家?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共计189家,有4324篇著作。而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将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共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增加纵横、杂、农、小说等四家,并称“十家”,班固遵刘歆的说法,有去掉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之“九流”,到了近代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基于刘歆“十家”再增兵、医二家,就形成了今天我们说的“十二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医家。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下这12家学派。

 

1、儒家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教育和修养,提倡“忠恕”和“中庸”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代表著作】《论语》、《孟子》、《荀子》

【发展】由孔子创立学说,荀、孟发展,于秦始皇时期遭遇重创,汉武帝时重新受到重视,发展壮大,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新文化的兴起,逐渐没落,现如今国学之风大兴,儒家思想风靡海内外。

 

2、道家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著作】《老子》(即《道德经》)、《庄子》

【发展】老子著《道德经》确立道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后因秦始皇为统一思想打压其他学派而受挫,汉朝初期汉文帝选择以道家为治国思想,盛极一时。后因汉武帝“独尊儒术”受到压制,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流行,道家乘势而起,期间融合许多新的思想,在哲学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流传至今。

 

3、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代表人物】墨子、田鸠

【代表著作】《墨子》

【发展】由墨子于战国时期创立学说,当时的发展就很好,后来经历了秦皇汉武两次的打压,逐渐式微,据说最后的传人止于清朝时期。

 

4、兵家

【主张】不得不战时,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

【代表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发展】起源的说法较多,比较公认的是孙武,由于他是泛指所有的军事谋略家,其思想就是用兵取胜,虽然后来没有了“兵家”之称,但指导思想一直存留。

 

5、法家

【主张】以法治国。

【代表人物】管仲、慎到、韩非、商鞅、李斯

【代表著作】《管子》、《韩非子》

【发展】法制思想流传已久,春秋时期以管仲、商鞅、郭偃、子产等人为先驱,在各国制定法令,战国初期,由商鞅、慎到、申不害、李悝等人创建学派,秦始皇时期作为秦国的治国思想,为中国封建时期的大一统王朝大奠定了法治基础,秦朝之后虽然沉沉浮浮,但是作为治国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直影响至今。

 

6、阴阳家

【主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这些解释社会人事。

【代表人物】邹衍

【代表著作】《邹子》、《邹子终始》(学派著作今均已遗失)

【发展】阴阳家出于道家,由齐国人邹衍创立,建立五行学说,对天文、历法、地理、自然现象给于研究和解释。至汉武帝“罢黜百家”后,部分哲学思想融入儒家思想,部分阴阳五行演算内容为道教所吸收,阴阳学派便不复存在。

 

7、纵横家

【主张】纵(合纵):联合弱小攻击强国;横(连横):以强国攻击弱小。主事政治外交活动。

【代表人物】合纵:公孙衍、苏秦;连横:张仪。

【代表著作】《鬼谷子》

【发展】由鬼谷子创建学说,授张仪、苏秦两位弟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盛极一时,后来秦国统一天下其理论便无用武之地,逐渐没落。

 

8、农家

【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

【代表人物】许行

【代表著作】《神农》

【发展】奉神农为鼻祖,主张重视农业发展,没有特别壮大过,后来汉朝中期汉武帝启用儒家思想,轻视农商,农家逐渐衰落。

 

9、名家

【主张】正名实,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强调“名乎其实”。

【代表人物】公孙龙、惠施。

【代表著作】《公孙龙子》、《邓析子》

【发展】其思想可追溯志上古礼官,在战国时期较为兴盛,但其辩论的内容大都不能解决实质的问题,得不到执政者的支持,无法维系发展

 

10、杂家

【主张】“兼儒墨,合名法”,取百家之长。

【代表人物】吕不韦

【代表著作】《吕氏春秋》

【发展】杂家其实并非是个有意识的学派,只是后人给这种博采众家之长的学派安排了个“杂家”的名号,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突出显要的成绩,流传下来的思想并不多。

 

11、医家

【主张】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代表人物】扁鹊

【代表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经》

【发展】中国医学始于原始社会,理论发展于春秋,盛于隋唐,一直发展至今。

 

12、小说家

【主张】收集民间野史传说,记录民间民情风俗

【代表人物】虞初

【代表著作】《虞初周说》(并无著作流传至今)

【发展】源于采风官,虽成一流派,但并不受重视,刘歆在《七略》中将其移出“十家”被视为“不入流”,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对于人才的重视,促进了当时的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现象也为中国的文化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说时间久远,但是传统文化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的。

 

 

两千多年来为何独尊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当中,有四大家最为出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但最开始得宠的,那要数法家了,商鞅在秦国建立法治,奠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政治基础。

法家顾名思义,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这个不好掌握分寸,结果太苛刻,造成秦朝迅速灭亡

墨家比较有意思,它的创始人墨子,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组织了一个纪律严明的学术团体,首领叫巨子,他们不玩儿文雅,写文章只是干巴巴的说出大意,思想也比较极端,墨家的学徒过得像苦行僧似的,他们发达了还得交团费。最让统治者不能接受的是他们选举天子的制度,所以出局了。

墨子

 

接下来就剩道家和儒家了,道家的中心思想是自然,主张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汉朝,刚建立的七十多年里,都是实行黄老之术,推崇道家思想的,使得建国初期的经济迅速恢复,老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朝廷的不作为也使得诸侯王势力做大,匈奴威胁,事实证明,这时候道家也不适合治国了。

老子

 

最后,就只能选儒家了,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

儒家思想初期,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太过于强调百姓的作用了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就把这个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率先提出了,天人感应这个说法,但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不信神神鬼鬼这一套的,孔子这个人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讲究活着的时候怎么做一个君子圣人?他那会儿又没死过,不知道死后怎么样,所以,不讨论死后的事情,对鬼神,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心怀敬畏,离得远远的。

这个董仲舒也算是把儒家思想经过改造推销给了统治者,让儒家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变迁发展。

汉武帝时期到后来的几千年,儒家思想都是一枝独秀的状态,改造后的儒家,太好用了,天人感应,皇帝代表天道,任何人都得服从

董仲舒

 

这四大家中,法家和儒家的政治成就最高,他们被统治者多次利用

其实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牛,跟焚书坑儒有的一拼。你看法家思想是强制霸道,儒家思想是我柔化你,让你自己凋零,打个比方,一个法家老师是这么上课的,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不然就滚。儒家老师他不这样,他也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但是他会告诉学生,是因为他讲的有道理,有用,听了对大家好。这样做是不是柔和多了。

孔子

 

儒家牛的还不光这个,他的思想说服人很有一套,法家是靠行为控制你,儒家是靠思想控制你

法家要老百姓听皇帝的话,不听,把你脚剁了,结果人跑了。

儒家说,你要尊重天子,他是行天道的,不听必遭天谴,就算你跑到北极圈那也没用

这样一来,你就乖乖服从了,要是老百姓觉着这个皇上不怎么样,就祈祷吧,老天爷你儿子太坏了,赶紧把他收了吧,几十年后皇上驾崩了,你的祈祷,也算是应验了,有利于社会稳定,统治者用的是得心应手。总之,同样的一件事,法家的做法,就像孙悟空,简单粗暴,儒家就像唐僧,我慢慢感化你所以佛祖让唐僧管孙悟空。

法家韩非子

 

儒学被尊为正统,主要开始于汉朝,其儒家思想,有利于统治者,不利于老百姓

汉朝初期,天下初定,经济萧条,生产力低下,汉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而历来统治者都需要一种手段来控制百姓,巩固统治,那就是宗教信仰一类的精神武器。

而儒家思想在这方面无疑是最佳选择,原因如下: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强调每个人要为他人着想多关心他人。这种人人互敬互爱的思想,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它还强调了君主要实行仁政宽待百姓,利于国家稳定。

2)儒家思想还提倡“克己复礼”,指的是每个人要克制自己的自由欲望,遵守国家政策和社会制度。这样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等级制度就更加鲜明化,减少百姓的反抗和不安定因素。

3)儒家思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是关乎于国家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为国家大批量地输送人才,使很多人才愿意投身于国家建设中,推动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有利于君主统一管理百姓的思想,使他们更愿意臣服国家的治理,这样也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长治久安,这也是为什么它会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长久不衰了。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了,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

今天,还有一种声音越来越成为反儒的主流声音,即,儒家思想已经过时了。

易中天就曾公开说过,“现在社会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很多人自己都管不了,却去管别人,自己都救不了,却想救世界。结果自然是,管事的越多,事也越多,越想救市,越救不了。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儒家思想只能拿来防身,却救不了命。”。但即使易中天自己也承认:“先秦诸子留下的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应对变革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我们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儒家,难道对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要择其精华,而儒学思想就得全盘否定吗?我们今天提倡的儒学,是其思想,智慧,而非作为不可冒犯的法度。时代,规则或许在变,但人却是不变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几千年社会治理、道德规范等主要的资源,在传统中国社会渗入到各个阶层的生活。所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今天应该对任何阶层都有意义,但当下最重要的,是官员阶层。古代也有无耻的士大夫以及无耻的官员,但官员阶层总体上比现在的官员“知耻”。----现在许多官员贪腐心安理得,连羞愧感都没有,脸不红,手不软。

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因此该部分内容又往往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宏扬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其意义就更加深远。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屏弃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儒家思想我们的宗旨应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总体而言,儒家思想是利大于弊。

 

 

参考推荐

三观正,三观合,三观到底是什么

《欢乐颂》阶层固化根本是现实太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