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团队中那些前创业者,聊了聊创业和打工的区别
始于2015年的资本寒冬,冻死了创业大潮中的大部分项目。在资金链断裂、团队解散,项目卖掉或关停后,创业者都去哪了?
有一大部分人重新回到了中型公司或大公司,重新成为了打工者。今天的头条推送,我们就为大家展现了他们的故事。
在36氪,也有这样一批「前创业者」,他们暂时地离开了创业大潮,选择加入36氪这样一家中型体量的公司。
他们如何完成「老板」和「员工」角色的切换?他们怎样定义现在工作的价值?
他们会建议你去大公司吗?他们会重新创业吗?
36氪新媒体采访了36氪内部几位「前创业者」,下面是他们的自述。
李锦雯
现36氪未来公司部总监 / 原Loginn创始人&CEO
“我的梦想还是,做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家。”
在加入36氪之前,创业做的是智能酒店+孵化器,目前在36氪媒体公司负责未来公司部,部门主要就是早期项目、一级市场趋势报道以及一些To B的内容商业化的尝试。
创业做的公司现在已经死了,2015年下半年一级市场泡沫破灭,因为融资陷入僵局,项目被拖死了。在创业时,做过很多疯狂的事。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打20个电话给各个发展不错的B轮、C轮创业公司CEO,跟他们资源置换,大部分的创始人都选择支持我,这让我始终感激创业者这个群体。
虽然36氪从规模上已经不是一个小公司了,但其实还在创业,还在不停突破边界,和创业公司没什么不同。我也对服务创业者有信仰,已经坚持了5年,还不打算停。
不过,现在和创业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有薪水,不会担心会饿死。创业失败后回36氪,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盲目自信到渐渐发现自己的边界和不足,然后从身边的优秀同事身上去学习,让自己更完善。
我经历过36氪最早期的阶段,公司人多了以后,一定会带来一定效率的降低。但这是必然的,流程要规范透明,团队要精耕细作,idea要再三斟酌,要考虑各种成本……当一家公司慢慢有制度后,恭喜你,你的公司在蓬勃发展。庆幸的是,在这个过程中,36氪还在尽量保存着早期的文化,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陪伴一家公司这么久,也不会每家公司都在壮大的过程中留有早期文化,感恩。
我还会创业吗?肯定会,但一定不是现在。
我想到了某个时间点,出现了一件我非做不可的事,或者不做我一辈子都会后悔的事,加上身边有几个很牛的小伙伴跟我一起做,那个时候就是对的时候。毕竟我的梦想还是——做一名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家。
杨翰文
现36氪技术总监 / 原某创业公司技术合伙人
“找人太重要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之前我曾经创业做过一个招聘Saas系统,我是技术合伙人。但因为当时的能力不太够支撑一个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有很多技术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后来来到36氪,担任36氪媒体公司技术总监,想在这里能让我全方位提升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
之前创业,觉得创业这事儿本身非常疯狂,以及艰难。总觉得自己的能力和要做的事儿很难匹配上。现在在36氪,有团队后觉得做事儿的能力被放大了很多。在这边我不少精力放在了找人上,现在觉得团队太重要了,找到合适的人是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事儿。
现在我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之前也有了些不同,不再局限在技术或产品,而是不断尝试切换视角看问题。而且在管理方式上以「用好人」为主要,尽我所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创业实际上是一件心理准备大于实力准备的事,当我心理上准备好了,也许我会重新开始。
张骁
现36氪市场总监 / 原某创业公司市场VP、CMO
“在创业公司,活着,永远是第一位的。”
品牌和市场,基本是我毕业以后确定的职业方向,所以无论是在创业还是其他择业中,做的都是这方面的工作。我就是要把市场营销做到底。
在创业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钱”,钱少,个人和公司是,做策划和办活动更是。还在创业的时候,自己做了整个一个市场团队和外包公司的事,写脚本、拍视频、做后期、做配音、做KV、跑建材、做搭建......从策略到执行层面能想到的事都亲手做过,有的项目一个人一天一天跑,就为了省几千块钱。
36氪比创业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有一些品牌,所有事情推进容易些。当然招人也更轻松了,在创业公司都是我去跪别人,现在终于能站着面试了。有了更好的品牌和更厉害的团队,也能为更多品牌定制真正好玩和有效的事情,也有更多空间和预算去真正搭建一个属于我想法的品牌。
而且,由于36氪是一个更大体量的公司,思维方式要从更上层去看几年后的发展,而不全是眼前的利益,感觉自己的大局观比起创业公司提升了,毕竟创业公司第一目标永远是, 活着。
我自己很少规划我的生活,都是兵来将挡,随缘的一种状态。如果创业,一定是这事是好玩的,我喜欢的。我也不想做大,但一定要让所有接触我产品的人都觉得这个是独一无二最好玩的东西。
申悦
现36氪产品总监 / 原某创业公司产品VP
“做了十年产品,最大的梦想还是做出一款自己的产品。”
离开创业公司,一是因为行业发展不如预期,产品推不出去;二是因为公司发展不太稳定,自己也有经济压力。在17年加入36氪,担任媒体公司的产品总监。选择加入36氪,是因为这是一家成熟、稳定发展的公司,团队实力强,并且也有我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
创业的时候很疯狂,产品从0开始的时候,连续通宵了好几天,全新设计了整套产品需求。但加入36氪其实工作更“疯狂”,前阵子产品新版本大幅更新,整个产品技术团队都非常拼,也熬了几夜。
在36氪的最大感受,是有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环境,团队可以供自己发挥,做事情比以前事半功倍了。我做事情会更规范、更有机会去思考全局,而不是走一步算一步,疲于奔命。这样的好处是,项目成功率高,研发效率高,产品质量更有保证;但也有一些小问题,就是会导致某些创新想法被搁置,某些机会流失。
我建议年轻人毕业后还是先进入大公司,学习大公司规范的做事方法,等经验、人脉积累足够了,再考虑去到有前途的中型公司,去创业公司则需要谨慎再谨慎。
张达
现36氪前沿技术、大文娱方向分析师 / 原某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
“创业有多疯狂?每一天都可能要倒闭。”
原来创业做一家做手绘视频的UGC工具与内容订制平台,我是联合创始人。现在在36氪分析师,也是想积累更多的行业资源和能力。我个人也比较看重平台能够赋予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在创业的时候,每一天都很疯狂与艰难。虽然一年拿了2轮钱,但是内心告诉我,每过一天,公司面临关门的日子也近了一天,只有不断的去推进项目进度。最后,我还是因为公司发展方向的问题离开了。
我创业前在500强公司呆了1年多,相较而言,36氪给的空间与自由度都很大,以不停尝试新的模式与创新;而且36氪的同事数量比之前创业时多的多,能够学习的人也更多。我个人以为,只有和比自己强的人共事才会使自己成长得更快。很感恩这几点。
我还会创业,但要有好的机会,非我做不可且我热爱。
魏蔷
鲸准(36氪母公司旗下一级市场金融数据平台)市场运营中心负责人/原美若(mirror)创始人兼CEO
“我认为,思维方式比工作经验更重要。”
我2014年时加入了36氪,那时候公司规模大概40-50人。工作了一年之后,在36氪每天看到那么多年轻人雄心壮志,也觉得自己有一颗强烈的不安定的心,加上当时的男朋友也在创业,所以离开成立了一家眼镜文化电商平台。
创业时最艰难的事情是,公司资金出现问题,跟团队谈减薪、谈裁员;做每个决定,用每一笔钱都会有所顾虑,很多思路被限制,不敢试错,每天都生死攸关。结束创业后,我选择回到36氪。36氪至今发展6年,已经算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公司,但仍然能够给予“回归”的我很多空间和自由,信任我、鼓励我创新和尝试。而且这个平台丰富的可能性、扁平化、年轻化的特质依旧吸引着我。
现在我觉得我的心态更成熟了,始终在用创业的心态打工。我觉得,现在的我依旧很“疯狂”,疯狂工作,但现在的“疯狂”不是不理智的那种癫狂,而是hard work,enjoy work。
我认为,思维方式比工作经验更重要。现在,我会更理性的思考创业。在这个时代,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想创业,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凭什么这事情我能做
2. 这个市场,我不做这事情会有怎样的影响?
3. 我到底能够给用户带来多大的价值?
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潘望望
(36氪母公司旗下一级市场金融数据平台)增长运营部负责人/原「山茗主义」COO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之前创业做一家消费升级公司,叫“山茗主义”,做的是年轻态的茶及衍生品,遗憾的是没有熬到茶饮爆发。我现在做的依然是运营,其实增长运营部这名字是我们自己取的,因为以前创业,所以想把这股“蛮劲儿”带到36氪,故命名为“增长运营部”。
在离开创业公司后,当时其实是很迷茫的,对于融入别的公司有恐慌,甚至可以说是无所适从(我想很多创业者应该都有这种感受)。那时经历了一个时间段,告诉自己“放下,放平”,然后开始去一轮一轮面试。当时拿了两个offer,钱也比较可观,后来是我同学打电话说这边招人,被这边打动选择降薪过来。两个原因,一来是我以前是氪空间第五期的,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我创业时也一直和资本打交道,但对资本始终雾里看花,所以希望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我的创业,让我走完这个“闭环”。
在创业中,你会记住很多艰难的时刻,这是很宝贵的经历。比如一次和罗辑思维合作,远超出预估量,爆仓了,当时所有人加急出货,全员N天N夜临时变成包货工,虽然累但是又非常非常兴奋。记得第N天凌晨5点,日出时的天刚露出了鱼肚白,空气非常干净,当时几个团队小伙伴拍了张剪影,那张剪影至今都可以瞬间勾起我们所有人关于这段创业的所有回忆。
在这里,我完全把创业时的状态复制:连续四个月每晚10点回家,周六日连续加班,经常睡公司,对于压力和劳累完全脱敏。某种程度上,朋友圈完全拿来当做传播方法论和招聘的工具,也会招来一些人觉得“这人犯得着”吗,但我其实刻意保持了自己的一点“小骄傲”。
没有这点自我感觉良好,真的撑不过那么多漫漫长夜。
不再创业之后,思维最大改变的点,是学到了投资人的思考方式,而且是深入骨髓地理解了,所以把我从一个互联网人变成了一个资本家,现在我经常笑我的运营方式就是“剥削到极致”,最好的例证就是这半年操盘的“大中华区巡回投资周”,创业者拼命三郎的劲儿加上资本家对资源的细致盘点,把一个数据增长导向的市场活动做到了一个极致,各地投资人的反馈也可见一斑。
近期不会再创业了,因为在做投资业务的岁月里,学会了“风险”这东西,所以其实绝大部分创业,风险和收益完全完全不成正比。而且现在我很爱我的团队,对当前的公司使命深感赞同。得过蛮长一段时间了,我会在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去创业,让投资人一笔钱下去,开始去还那个此前创业净身出户的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采访中,我们向这几位「前创业者」抛出了这个问题:刚毕业,应该选择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
他们经历过也落寞过,沉浮过后,他们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锦雯:
这个问题在做校园招聘的时候有同学问过我,我当时问答的是:想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是对的。人生很多路,风景各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沿路风景都很美。
杨翰文:
找自己能力上限以上的事做。
张骁:
年轻人,你其实什么都不会。你可以觉得自己很nb,自信没问题,但大公司绝对是培养流程、为人处世、和职场潜规则最好的教室。然后再去看,哪个平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申悦:
建议年轻人毕业后还是先进入大公司,学习大公司规范的做事方法,等经验、人脉积累足够了,再考虑去到有前途的中型公司,去创业公司则需要谨慎再谨慎。
张达:
先从大公司做起,积累职业素养与行业认知,再评估自己的性格。创业并非唯一选项。
魏蔷:
无论大公司小公司,我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尽早进入职场,职场可以让您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成为谁,什么更适合自己,这三方面的认知。
我发现了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是好事。但同时,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和实际情况一发生偏差,就开始抱怨环境,但是,没有完美的工作环境,你希望找一个师傅手把手的教,但教完你之后又觉得师傅不给你空间?你喜欢大公司正规,流程化体系,但又抱怨没有发挥创新的空间?职场没有义务教你学习知识和技能,职场需要你自己来适应,主动思考,才有所收获。
学会用不同视角看工作,而不是永远用“我认为,我以为”来定义工作。
潘望望:
我觉得先做好定位,最重要。我经常会问刚毕业的人一个问题:“你过去哪件事儿做到了同龄人的第一?那件事儿是你喜欢的吗?”
很多人建议先去大公司,但很多名人去的也不算大公司啊。
所以,我越来越偏向于,扔掉所有大小公司的概念,就对自己做定位,做好定位后找自己的长板在哪个公司里可以最大化发挥,优选是大公司大于中公司大于小公司,好领导除外。但是我觉得,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分别,远没有这个工作是不是「切中自己的长板和定位」重要。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18-11-02 05:45:51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