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互怼”被罚

2022年,近日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两名业主在业主群内互怼14个月,相关聊天记录打印出来有两三厘米厚,甚至在线下大打出手最终闹上法庭。经法院审理,互怼的双方均被判构成名誉侵权,不仅要在业主群道歉,而且要赔偿打伤对方的相关损失

在社交媒体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互怼场景,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甚至于上升到人身攻击、恶意诋毁的地步。此种网络互怼行为,很容易触碰法律红线,侵犯他人名誉权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我国民法典规定,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发生口角、冲突时,如果出现侮辱诽谤他人的行为,容易被大众辨识和判定,所以人们会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引发冲突。但在互联网上,由于网友言论存在匿名性等特征,这就使得一些人更容易放松自己的言论尺度,甚至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肆无忌惮地进行恶意攻击。而发生在网络空间的名誉侵权行为,相关言论会迅速扩散传播,令被侵权人的社会评价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有的甚至面临“社会性死亡”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网友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公共空间发表言论时,也应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公序良俗,做到文明互动、理性表达。此前,就有网民因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公开辱骂、诽谤他人,而被控侵权,遭到法律的惩处。比如“一男子在朋友圈骂人,被判赔5000元”、“朋友圈骂前公司领导,被判赔3万元”,这些案件都表明,一旦越过法律红线,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给他人造成伤害,便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法律责任。

 

网络文明交流普法课

在一些人看来,与用户单方面在网络上发布辱骂诽谤他人的言论不同,网上互怼的双方都有错误,因此不需要担责,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在这起案件中,原被告双方的言论均有明显低俗、丑化他人人格的词汇及贬损性评价,导致其他业主对双方产生不良评价,所以原被告双方均构成名誉侵权,均要接受法律的惩罚。法院判定双方都有过错,要求互相赔礼道歉、赔偿对方损失,这也警示双方,遇事要理性克制,不要动辄互怼。另外,这一判决也体现了司法对于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修复邻里关系,营造和谐共处的社区生活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两业主在群里互怼14个月,造成恶劣影响,也反映出业主群管理员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我国《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所以,群管理员也要从这起案件中吸取教训,如果群内成员之间不和,应主动防范矛盾激化;如果有违法违规言论,应及时出手制止,将其禁言、移除群聊等,避免矛盾升级恶化,造成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本文转自: 法治日报:微信群“互怼”被罚是堂普法课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