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 Lua 脚本实现复合操作
Redis 官网:
https://redis.io (英文)
https://www.runoob.com/redis/redis-tutorial.html (中文)
Lua 官网:
http://www.lua.org (英文)
https://www.runoob.com/lua/lua-tutorial.html (中文)
一、引言
Redis是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在很大程度克服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分场景下,是对关系数据库的良好补充。
得益于超高性能和丰富的数据结构,Redis已成为当前架构设计中的首选key-value存储系统。
Redis自2.6.0加入了Lua脚本相关的命令,EVAL、EVALSHA、SCRIPT EXISTS、SCRIPT FLUSH、SCRIPT KILL、SCRIPT LOAD,自3.2.0加入了Lua脚本的调试功能和命令。
Lua脚本可以运行在任何平台上,也可以嵌入到大多数语言中,来扩展其功能。
Lua脚本是用C语言写的,体积很小,运行速度很快。
使用Redis Lua脚本功能,用户可以向服务器发送Lua脚本来执行自定义动作,获取脚本的相应数据。
Redis服务器会单线程原子性执行Lua脚本,保证Lua脚本在执行过程中不会被任意其他请求打断。
虽然Redis官网上提供了200多个命令,但做程序设计时还是避免不了为了实现一小步业务逻辑而多次调用Redis的情况。
以compare and set场景为例:
如果使用Redis原生命令,需要从Redis中获取这个key,然后提取其中的值进行比对:
1)如果相等就不做处理;
2)如果不相等或者key不存在,则将key设置成目标值。
仅仅一个单点的compare and set操作就需要与Redis通讯两次。
此外,这种分散操作无法利用Redis的原子特性,占用多次网络IO。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优雅地应对上述场景。
二、Redis 与 Lua
在介绍Lua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这个语言有个初步了解。
Lua 是一个小巧的脚本语言,几乎可以运行在所有操作系统和平台上。
我们一般不会用Lua处理特别复杂的事务,因此只需了解一些lua的基本语法即可。
Redis问世之后,其开发者也意识到了开篇提到的问题,因此Redis从2.6版本开始支持Lua脚本。
请见米扑博客:Redis系列(6)—— Lua
新版本的Redis还支持Lua Script debug,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官网的Documentation中找到对应介绍和QuickStart。
有了Lua脚本之后,使用Redis程序时便能够在以下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1)减少网络开销:本来N次网络请求的操作,可以用一个请求完成。原先N次请求的逻辑放在Redis服务器上完成,减少了网络往返时延;
2)原子操作:Redis会将整个脚本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中间不会被其他命令插入。这是一个重要特性,一定要拿小本本记好。至于为什么是一个原子操作,我们以后再分析;
3)复用:客户端发送的脚本会永久存储在Redis中。这样其他客户端就可以复用这一脚本,而不需要使用代码完成同样的逻辑。
所以现在流传一句话:要想学好Redis,必会Lua Script
三、通过Lua脚本实现compare and set
接下来我们就实现一个简单的compare and set,并通过这个例子感受一下Lua脚本给Redis使用带来的全新体验。
首先看一下如何让Redis执行Lua脚本。
3.1 Redis的EVAL
格式:
Redis 127.0.0.1:6379>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示例:
Redis 127.0.0.1:6379> eval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2 key1 key2 first second
Redis 127.0.0.1:6379> eval "return redis.call('set',KEYS[1],'bar')" 1 foo
命令说明:
1)script: 参数是一段 Lua 5.1 脚本程序,脚本不必(也不应该)定义为一个Lua函数
2)numkeys: 用于指定键名参数的个数
3)key [key ...]: 从 EVAL 的第三个参数开始算起,表示在脚本中所用到的Redis键(key)。在Lua中,这些键名参数可以通过全局变量 KEYS 数组,用1为基址的形式访问( KEYS[1] ,KEYS[2],依次类推)
4)arg [arg ...]: 附加参数,在Lua中通过全局变量ARGV数组访问,访问的形式和KEYS变量类似( ARGV[1] 、 ARGV[2] ,诸如此类)
这里借用一下官网的例子 https://redis.io/commands/eval:
127.0.0.1:6379[10]> eval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2 key1 key2 first second 1) "key1" 2) "key2" 3) "first" 4) "second"
上述脚本直接返回了入参。
1)eval 为Redis关键字;
2)第一个引号中的内容就是Lua脚本,即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3)2为参数个数;
4)key1和key2是KEYS[1]、KEYS[2]的入参;
5)first和second是ARGV[1],ARGV[2]的入参。
大家可以简单地将KEYS[1],KEYS[2],ARGV[1],ARGV[2]理解为占位符。
例如:
127.0.0.1:6379[10]> eval "return redis.call('set',KEYS[1],'bar')" 1 foo OK 127.0.0.1:6379[10]> get foo "bar" 127.0.0.1:6379[10]> eval "return 10" 0 (integer) 10 127.0.0.1:6379[10]> eval "return {1,2,{3,'Hello World!'}}" 0 1) (integer) 1 2) (integer) 2 3) 1) (integer) 3 2) "Hello World!"
3.2 执行脚本文件和缓存脚本
如果只能在命令行中写脚本执行,遇到复杂的脚本程序岂不是会抓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让Redis执行Lua脚本文件,同时也验证一下lua脚本的复用特性(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定期批量删除某些符合特定规则的key了)。
Redis 127.0.0.1:6379> SCRIPT LOAD script Redis 127.0.0.1:6379> EVALSHA sha1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Redis提供了一个SCRIPTLOAD命令,命令后面的script即为Lua脚本。
命令将脚本script添加到脚本缓存中,但并不立即执行这个脚本。
执行命令后,Redis会返回一个SHA1串,第二个EVALSHA命令即可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脚本可以在缓存中保留无限长的时间,直到执行完SCRIPT FLUSH。
我们来看一下效果。
127.0.0.1:6379[10]> script load "return 'I love mimvp.com'" "14de891d6d2c3931752008a18d764dd63b4ba4a4" 127.0.0.1:6379[10]> evalsha "14de891d6d2c3931752008a18d764dd63b4ba4a4" 0 "I love mimvp.com"
Redis还支持直接执行Lua脚本文件。
首先,编写并存储一个Lua脚本
cd ~/script/ vim test.lua
添加 lua 脚本内容:
local name = KEYS[1] return "hello "..name.."!"
然后,调用 Redis-cli –eval 命令,执行lua脚本:
1)redis 无密码
$ redis-cli --eval test.lua mimvp.com "hello mimvp.com!"
2)redis 有密码(端口号 6380,密码 123456)
$ redis-cli -h 127.0.0.1 -p 6380 -a '123456' --eval test.lua mimvp.com "hello mimvp.com!"
说明:Redis-cli –eval命令语法,基本与原eval语法相同。
3.3 使用Lua脚本实现compare and set
compareand set的实现逻辑是这样的:
首先,获取Redis中指定key的value
然后,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将key设定为目标值并返回一个标识符;如果不相等,则不作任何操作并返回一个标识符。
cd ~/script/ vim compareAndSet.lua
添加 lua 脚本内容: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dis.call('set', KEYS[1], ARGV[2]); return 1 else return 0 end
下面我们来测试一下这个脚本。
首先向Redis的指定key compareAndSet:key写入一个值value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nil) 127.0.0.1:6379> set "compareAndSet:key" value OK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value"
在Redis中执行lua脚本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compareAndSet.lua compareAndSet:key , value new_value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compareAndSet.lua compareAndSet:key , value new_value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compareAndSet.lua compareAndSet:key , value new_value (integer) 0
可以看到第一次执行返回1,说明修改成功了,if判断符合条件;再使用原参数执行时返回0,说明没有做任何修改,if判断不符合条件。
我们再查询一下compareAndSet:key这个key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value" // 此处执行 lua 脚本, 然后再获取key的值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new_value"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new_value" 127.0.0.1:6379> get compareAndSet:key "new_value"
可以看到compareAndSet:key这个key已经被修改为new_value
再举例:Redis + lua 实现屏蔽频繁访问的IP地址
实现一个访问频率控制,某个IP地址在短时间内频繁访问页面,需要记录并检测出来,就可以通过Lua脚本高效的实现
在redis客户端机器上,新建一个文件ratelimit.lua
cd ~/script/ vim ratelimit.lua
添加 lua 脚本内容:
-- limit rate of ip access -- Author: blog.mimvp.com -- Date : 2019.08.08 local times = redis.call('incr', KEYS[1]) if times == 1 then redis.call('expire', KEYS[1], ARGV[1]) end if times > tonumber(ARGV[2]) then return 0 end return 1
接着,在redis客户端机器上,运行 lua 脚本: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说明:
--eval 参数是告诉redis-cli读取并运行后面的Lua脚本,ratelimit.lua是脚本的位置(相对位置,如上为当前目录下的 ratelimit.lua 脚本文件),后面跟着是传给Lua脚本的参数。
其中,","前的rate.limiting:127.0.0.1是要操作的键,可以在脚本中用KEYS[1]获取,","后面的10和3是参数,在脚本中能够使用ARGV[1]和ARGV[2]获得。
注:"," 两边的空格不能省略,否则会出错
结合脚本的内容可知,这行命令的作用是将访问频率限制为每10秒最多3次,所以在终端中不断的运行此命令会发现当访问频率在10秒内小于或等于3次时返回1,否则返回0。
测试运行如下: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1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a '123456' --eval ratelimit.lua rate.limit:127.0.0.1 , 10 3 (integer) 0
Lua 应用场景
Lua脚本现在用在很多游戏上,主要是Lua脚本做到可以嵌入到其他程序中运行,游戏升级的时候,可以直接升级脚本,而不用重新安装游戏。
比如游戏的很多关卡,只需要增加lua脚本,在游戏中嵌入Lua解释器,游戏团队线上更新Lua脚本,然后游戏自动下载最新的游戏关卡。
例如之前很多的游戏《愤怒的小鸟》就是用Lua语言实现的关卡。
四、总结
我们通过lua脚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compareAndSet操作。
下面我们通过这个例子来验证一下开篇提到的特性。
1)减少网络开销:不使用脚本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一个compareAndSet至少需要与Redis交互两次,而现在只需要执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使用脚本,减少了网络往返时延;
2)原子操作:得益于Redis的设计,Redis会将整个脚本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中间不会被其他命令插入。因此在编写脚本的过程中无需担心出现竞态条件,无需使用事务,感兴趣的可以百度或等待以后后续文章更新;
3)复用:可以将一系列操作封装成一个Lua脚本,存储在文件或Redis上,下次使用时直接调用即可,其他客户端可以复用这一脚本而不需要使用代码完成同样的逻辑。
使用Lua脚本需注意的问题:
1)单线程执行。所有Lua命令都在同一个Lua解释器中执行,当一个脚本执行时,其他脚本或Redis命令都不能执行。如果脚本执行慢,会比较麻烦。
2)写纯函数脚本
3)Redis集群模式要求单个Lua脚本操作的Key必须在同一节点上,但是Cluster会将数据自动分布到不同的节点(虚拟的16384个slot)。阿里云集群版官网也有说明:在Redis集群版实例中,事务、脚本等命令要求的key必须在同一slot中,否则会返回错误信息:command keys must in same slot。
读到这里,希望你已经对Redis+Lua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使用脚本完成一些简单的复合操作。
后续还会继续更新一些基于Lua脚本+java程序实现的分布式数据结构,如延迟队列、可重入锁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
本文转自:Redis进阶应用:Redis+Lua脚本实现复合操作
参考推荐:
BloomFilter + Redis 大数据去重策略的实现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21-01-21 21:27:11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