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一月,陆奇从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位置空降到了百度。

他的职位是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 (COO),直管原李彦宏旗下的所有业务高管。同时,他还直接管理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组织 AIG,这个部门并直接向李彦宏汇报。很快,去年三月,他又从离职的王劲手里拿走了智能驾驶业务。

今天,李彦宏宣布了陆奇卸任的消息,他将转而担任百度集团副董事长。

根据同一份声明,高管王海峰升任 AIG 负责人,李彦宏直管;而原来的人工智能业务也被拆分,自动驾驶还给了曾经管过这摊的张亚勤,智能生活也有了新的领导,同样李彦宏直管。

毫无疑问,陆奇得到的集团副董事长,是一个没有任何权力的虚职。

大量百度员工认可这一表述。

百度的企业治理又回到了陆奇来之前的样子,就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人格魅力和职业操守

尽管创立以来多次改变企业组织架构,百度官方对于使命的表述一如往常: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

18年后,百度旗帜鲜明地把使命拓展为“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就是要借助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的力量化繁为简,唤醒万物!

 

同样没变的是企业文化,是为了业务增长的需要而游走在道德边缘的作风。

在中国创业十八年,李彦宏比谁都清楚,必须要“接地气”,像在硅谷那样运作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

陆奇不这样认为。一年零四个月前,他带着一种崭新的,绝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未曾经历过的,修道士般的作风来到了百度。

陆奇的习惯和库克等部分硅谷大佬一样,作息规律且精力旺盛,每天睡前(很晚)和起床(很早)处理邮件,即便是陌生的下属发来的,也会予以回信。

这让他在公司里甚至比一些中层管理更容易沟通。

陆奇自己坚持并要求下属坚持参加每日站会,严格限制时间,而且从不缺席这些会议和定好参加的任何活动,也不会迟到。

他把很多硅谷公司重要的 all hands meeting 引入到了百度,命名为“新风向”。

在这个会,以及其它的会上,陆奇会要求员工做道德高尚和价值观正确的事情。这和历史上推过“全家桶”、卖过广告给莆田系医院并害死了少年魏则西的百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而当一个外来的,更先进的文化入侵时,旧文化的第一反应就是排异。

据 36氪报道,陆奇在任职期间曾经和百度某些业务高管发生过严重冲突。

他要求百度不再对某些垂直行业提供竞价排名广告,而多位搜索高管联合抵制。

早些时候,坊间曾传出过不同版本的消息,其中一种说百度搜索的总负责人向海龙在组织结构调整中旁落,可能离职。而另一种里离职的主角是陆奇。毫无疑问,为了搜索,为了竞价排名广告,为了价值观,百度内部打起来了。

而最终获胜的是“地头蛇”。

在宣布陆奇去职的声明(阅读原文)中,李彦宏表示:

自去年一月陆奇加入百度以来,公司发生了很多积极向上的变化。我和广大同学一样,都对他正直的人品、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在技术及商业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印象深刻……

不知道这种人品、工作精神,会不会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留在百度,能留多久。不知道百度今后的掌舵者会不会像陆奇一样,也拥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

陆奇离职的消息已经在网上传开,不少百度的员工感到失落。在关于陆奇离职的报道和自媒体文章中,很多员工高度评价了陆奇的人品和操守,对他表示崇敬。

一位员工在朋友圈表示:百度已经期待陆奇这样的领袖太久了,来了之后,又让大家对他带领百度复兴寄予了太多期待。而这种突然的离开,就像刚给了希望又被夺走:

Qi 虽然离开,但希望他点燃的火种不要熄灭,吾辈当自强,尽自己所能去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让自己的人生不要浪费,让自己所看到的未来尽可能发生,这可能是 Qi 更希望留下的,我猜……

Qi 为大家上了一堂世界级的课,如何通过自己的信念,远见和逆天的勤奋成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领袖!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就连很多其他互联网公司和并未跟陆奇共事过的从业者、网友,也一起加入到这场盛大的道别中。

有人说他是一种高尚的存在,有人说在科技大会上看到他总有种违和感;有人说八点的会他七点五十八就会出现在门口,有人说看到百度的声明后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他们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公司内的权力斗争,高高在上的管理层和层级严明的治理模式。而通过今天陆奇离职消息传开,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中国互联网大公司,也可以有这样的高管。

陆奇所代表的谦逊和真诚的高管人格,他所坚持的透明、扁平的沟通机制,所追求的正直和高尚的企业文化,是许多从业者渴望,却从未体会过的。

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太过于独特的存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和其他跨国公司区别太大。

对于陆奇而言,适应 996 和上地的交通很容易,难的是适应中国公司快速增长所伴生的企业文化。

更难的是改变这种文化。

 

破局者 or 工具

想要改变企业文化很难,但并非做不到。遗憾的是,陆奇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被找来做这件事的。

2016 年,百度经历了魏则西事件,形象跌入谷底,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点什么”的时刻。

李彦宏到美国亲自挖走陆奇,和陆奇的前东家微软看中的是相同的东西:打破局面的能力。

百度有太多资深高管,当下状态的既得利益者把持着这家公司。公众对百度的不信任正在积累,又不得不使用其产品和技术的状态。

百度不能一直保持在这个状态上,长此以往这家公司将失去用户的信任,甚至面临被监管打击的可能。

陆奇有经历和手腕,有疯狂的工作状态和对取得结果的追求,也有人格魅力,和对高尚和体面的不放弃。如果百度要甩掉过去的道德负累,转型成为中国的,甚至世界的人工智能劲旅,让陆奇来主持是可以做到的。

就这样,陆奇成了百度“All in AI”,和李彦宏制约旧势力最好的工具。

李彦宏为陆奇设计了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工作环境:作为百度的新任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陆奇可以调整组织架构,可以任免人员,拥有其他高管从未见过的权力。然而对于他发起的所有行动,李彦宏仍保留最终决策权。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陆奇做了不少。一年多时间里,百度完成了重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在陆奇治下,百度高管曾良、胡玥、李东旻、鲁鹏俊、吴恩达、王劲、林元庆等人离职。这些人里,既有负责现金牛的既得利益者,也有跟不上他工作效率的科研领袖。

陆奇的离开并非始料未及。事实上在他入职时,“打工皇帝”唐骏就给他写了一封公开信。

这封信,预言了后来陆奇在百度的体验:空降到一家中国公司,老板跟自己一样懂技术和管理,还比自己年轻;

刚来时拥有人事财务组织架构各种权限,然而最终还是上头的某人拍板。

在这样的条件下,做不好丢人,做好了盖主。

陆奇不是百度的第一位“废臣”,在他之前还有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 (Andrew Ng)。

加入百度之前,吴恩达已经一身光环:斯坦福大学教授、Google 前科研领袖,著名分布式计算项目 Google 大脑的共同发起人。

当时百度还没有提出全力投入人工智能,也即所谓的“All in AI”口号,总得在人工智能上做点什么才能配得上吴恩达。

于是,百度搞出了一个“百度大脑”,名字和 Google 的一模一样,让吴恩达负责。

架构上向他汇报的团队开始更多地在国际性人工智能赛事上获奖,每次吴恩达都会写博客文章,或者出现在新闻稿和采访里,成为代表百度的发言人。然而在担任首席科学家的三年里,吴恩达在研究和业务上却没有符合他段位的作品。

他也不是没努力过。2014 年九月,他带着百度北美研发中心做了一个名叫“百度酷盒”的产品,能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播放歌曲、回答问题以及提供搜索。

别忘了那是 2014 年,Alexa 还没诞生,人们还没听说过亚马逊 Echo 和 Google Home 的足足四年前。那时智能硬件这个东西正在最火的时候,百度也有一个专门的智能硬件部门,还运作着一个商店,很积极地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如果酷盒继续做下去,不说没有亚马逊和 Google 的事,至少在智能音箱这件事上领先硅谷对手一两年的时间。

退一万步,至少百度后来也不用浪费钱收购创业公司,重新做音箱了。

从某种程度上,陆奇和吴恩达都算是经典的例子:无论是企业治理改革,还是向人工智能转型,他们在有限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对于百度最大的作用。这样就够了,因为百度和李彦宏对于陆奇这样的人没有更多的期待。他们是工具,并不是什么破局者。

或许数年后还会出现下一个陆奇,为百度在人工智能之后的下一个集团关键词站台,主导又一次管理架构重组,让更多掉队的人离开公司。但他仍然不会是破局者。

因为百度的局面,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打破。

 

原文转自陆奇“卸任”为何引发中国互联网人集体感伤?(品玩)

 

参考推荐

马化腾们的“诗和远方”

“阿里太子”俞永福,败局已定

扎心文案: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汤森路透公布全球科技公司100强名单,微软位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