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白肉的认识
大家知道什么是白肉和红肉吗?
红肉,如: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
白肉,如:鸡、鸭、鹅、鱼、虾、蟹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红肉、白肉的区别
红肉、白肉是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不同颜色的肉类对健康的影响而分的。
这种方法是根据肉类食物在做熟前的颜色来分。
那些在做熟前是红色的肉就属于“红肉”,包括我们经常吃的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
而那些在做熟前是浅颜色的肉类就属于“白肉”,包括我们平常吃的鸡、鸭、鹅、鱼、虾、蟹、牡蛎、蛤蜊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分析吃红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险性高,这主要是因为,红肉比白肉含的脂肪多,且饱和脂肪酸多。
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最强因素。研究发现十年来一直吃精加工红肉的人与那些尽可能少吃红肉的人相比,患结肠癌的风险高出30%,患直肠癌的风险高出40%。
研究还发现,高危险人群是每天食用红肉超过160克的人。那些爱吃禽类和鱼类的人同少吃这些食物的人相比患直肠癌的可能性要降低30%。纽约斯特朗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丹嫩伯格博士指出,鱼肉中的某种脂肪酸能刺激机体解毒机制当中酶的作用。
可是到底哪种更有营养价值呢?
观点1:肉熟后的颜色为红即为红肉,为白即为白肉。
根据肉类食物在做熟后的颜色来分。那些在做熟后是红色的肉就属于“红肉”,包括我们经常吃的猪、牛、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而那些在做熟后是浅颜色的肉类就属于“白肉”,包括我们平常吃的鸡、鸭、鹅、鱼、虾、蟹、牡蛎、蛤蜊等非哺乳动物的肉。
观点2:按是否为哺乳动物来区分,“是”为红肉,“否”为白肉。
哺乳动物的肉称为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如鸡、鸭、鹅、鱼、虾、蟹等称为白肉。
观点三:根据肉中所含的肌红蛋白来分,多的则为红肉,少的则为白肉。
从解剖学角度区别,红肉的颜色来自哺乳动物肉中含有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够将氧传送至动物的肌肉中去)。红肉和白肉的区別,取决于肉类中所含的“肌红蛋白”的多寡。“肌红蛋白”越多肉质就越红,就是红肉,少一点的就是白肉。
【评委点评】
烹饪后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红肉的标准。
牛肉不论烹饪前后都是红色;猪肉虽在烹饪后变为白色,也是红肉。
相反的,鸟类(鸡、鸭、鹅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可以算作白肉)。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
营养价值
红肉:红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红肉中富含矿物质尤其是铁、锌,并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还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等。
白肉:白肉类食物能提供丰富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不容易造成“三高”。
【评委点评】
不管红肉还是白肉,都含有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只是含量有高低。
同样重的肉中,猪肉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在红肉的瘦肉中,脂肪含量也不少。
鸡、鸭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肉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并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富含EPA和DHA,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对疾病影响
红肉:只要摄入不过量,不会产生疾病。
白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癌症的威胁。
【评委点评】
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并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多。
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动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高是导致血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因素。最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的人群患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这些病的危险性,延长寿命。
日本为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人爱吃海鲜,肉类中爱吃鸡肉。由此可见,“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的说法是符合现代营养新观念的。为了健康,建议您多吃白肉,少吃红肉。
总结
红肉和白肉是各有千秋,他们的营养元素是相似的。
总体吃白肉比红肉更健康,更长寿。
推荐更多的食用白肉。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15-06-20 16:46:27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
转载注明: 红肉白肉的认识 (米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