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

经济指标 2015年1月(同比) 2014年12月(同比) 指标解析
PMI(制造业生产指数) ↓49.8 ↑50.1 28个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CPI(同比增长率,%) ↓0.8% ↑1.5% 创五年多新低
PPI(同比增长率,%) ↓-4.3% ↓-3.3% 连续35个月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   ↑15.7% 同比连续下跌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   ↑7.9% 大幅回升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   ↓10.5% 连续下跌
M2(同比增长率,%)   ↑12.2% 小幅回落
新增贷款(亿元)   ↑6973 小幅回落

2015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1.3%,上半年31省区中CPI涨幅超过全国水平的有18个。上半年各地价格水平持续低位运行,涨势乏力,未达2%的足有9成。

2015年31省区中CPI涨幅超过全国水平的有17个。在31省区排行榜中,青海CPI同比上涨2.62%居于榜首,新疆仅涨0.57垫底。CPI处于“2时代”的仅剩青海、上海、西藏三地。

2015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但同时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却同比下降5.9%,跌幅超出预期,创六年新低,毫无悬念地第42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CPI与PPI差值达到7.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最大差值。CPI与PPI的背离走势,业界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比通胀风险更大,需要货币等调控手段导向上继续放松。且央行等部门也已经表态,不会因为单一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对于整体价格水平的判断。

数据来源:https://zh.tradingeconomics.com推荐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计算公式:GDP = C+I+G+(X-M) 

C为个人消费支出;

I为私人国内投资总额;

G为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

(X-M)为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值。

GDP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GDP上升标志着经济扩张,下降意味着经济紧缩。

可以为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但是,经济周期不能靠单一的靠一个经济指标来进行确定,还得靠一系列的综合指标,例如 CPI、PMI、PPI、M2等等经济数据。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内外的净要素收入。

计算公式为: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 + 生产税和进口税扣除生产、进口补贴(来自国外的净额)+雇员报酬(来自国外的净额)+财产收入(来自国外的净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并用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NP,各国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一般认为GNI就是GNP,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

199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颁布了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中,统计术语GNI取代GNP,国民总收入(GNI)即为原来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优点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

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

第三,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缺点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第二,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GNI(Gross National Income,国民总收入)

GNI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注视的国际统计项目。

GNI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地域)本地居民生产总值(人口),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两个统计数字都涉及生产的概念,是指投入资金、劳力及企业精神的结果,所以纯从资产价格变动而取得的利润并不计入。

另外,关于本地居民是指所有以该国家或地区为经济利益中心的个人及机构,与其国籍及资金来源地无关,所以本地居民亦包括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外来劳工及外资分公司。

 

GDP、GNP、GNI 区别

1、GDP(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产生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新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所有企业和个人,不管投资者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2、GNP(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国民(不含外籍的外国人)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本国或本地区的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籍的居民,外国公司在本国开设的分公司,则不能计入本国GNP。

3、GNI(国民总收入)

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财产收入等原始收入总额。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四组: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中国从2015开始被列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GDP 与 GNI 区别:

从概念和核算过程看,GDP是核算GNI的基础,先核算GDP,才能核算出GNI。

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GNI=GDP +来自境外的要素收入净额=GDP+(来自境外的要素收入 - 付给境外的要素收入)

其中,来自境外的要素收入是指从境外获得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包括本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以及本国居民在境外工作的劳动报酬;付给境外的要素收入是指对境外支付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包括外国来投资的收入以及本国支付给外籍员工的劳动报酬。

国际社会对GDP和GNI这两个指标都非常重视,并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分别使用。

在分析各国的经济增长时,一般更关注GDP;在分析各国贫富差异程度时,一般更关注GNI或者人均GNI

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评估各国经济总体表现时,一般都使用GDP或人均GDP;《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条约)中规定,公共债务率的上线是60%,就是将GDP作为比较的基准。联合国则根据一个国家连续6年的GNI和人均GNI来决定该国的联合国常规会费,世界银行将人均GNI作为划分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经济体的标准。

因此,GDP和GNI这两个指标,都有各自的用途。在反映生产成果、衡量经济增长时更多使用GDP,在分析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时更多使用GNI。

由于GDP衡量的是“做蛋糕”的问题,GNI衡量的是“分蛋糕”的问题,把蛋糕做大是分蛋糕的基础,因而国际社会和经济学对GDP更为关注。

 

GDP 与 GNP 区别:

GNP = GDP - 外国公民在本国投资收入 + 国外的本国居民净要素收入

主要区别是GDP把外国资本在本国的投资算在本国的生产总值上,政府为了税收和政绩、单纯追求GDP,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结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上去了,但是很大一部分被外资企业拿走了,本国人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加,不能真实反映本国国民收入。

 

GNP 与 GNI 区别

GNI = GNP +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对国外的要素支出

GNI是收入概念,GNP是产出概念,GNI超过GNP,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超过了经济的名义增长。

总的来说,国家经济实力不等同于国民消费实力,国家经济实力越发雄厚,不等于自己的腰包也同步鼓了起来。

 

 

IR(Inflation Rate,通货膨胀率)

IR是通货膨胀率,也称为物价变化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物价水平,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程度。

计算方法:

1)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 - 基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

注意上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格指数的上升率,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2)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 -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可分为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适当的低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是比较理想的情况。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1)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1%~3% 之内)

2)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3%~6% 之间)

3)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6%~9% 之间)

4)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10%~50% 之间)

5)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 50% 以上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由于它包含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是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最重要的价格指数。

美国CPI收集的数据分别来自8个方面的支出比重为:住房的权重值为40.8%,交通为17.3%,教育通信为5.7%,“其他”的权重值为4.3%,服饰则为4.2%

中国CPI指数构成的比重是:食品31.79%,居住17.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交通通信9.9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衣着8.5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烟酒及用品3.49%

美国的CPI中,住房的比重占到了四成,而我国的CPI里面,食品占到了三成以上。

因此,对于美国CPI而言,住房价格是决定性因素,而我国CPI中食品价格是决定性因素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CPI<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的趋势。近期4月CPI数据出炉,重回“1时代”,预计央行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价格指数)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与CPI不同,PPI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一般来说,PPI变动往往是CPI变动的前奏,所以PPI为先行指标。PPI指数能通过反映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推算预期CPI,从而估计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PPI指数下降,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传导影响消费品,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就要警惕通货紧缩的风险。

生产价格指数共调查9大类商品:

① 燃料、动力类;

② 有色金属类;

③ 有色金属材料类;

④ 化工原料类;

⑤ 木材及纸浆类;

⑥ 建材类:钢材、木材、水泥;

⑦ 农副产品类;

⑧ 纺织原料类。

⑨ 工控产品

 

PPI 与 CPI 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流通领域消费品。

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即工业品价格向CPI的传导途径为:从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如 娱乐、教育、文化、医疗等),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在某一时期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有可能的。但CPI与PPI长期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若发生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等。目前,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采购经理指数)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经济总体情况和总的变化趋势。PMI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也有一些国家建立了建筑业PMI。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PMI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PMI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 = 订单×30% + 生产×25% + 雇员×20% + 配送×15% + 存货×10%

以上是国际上通行的计算公式,美国和以色列的公式与此稍有不同。其中:美国在计算PMI综合指数时,对上述5个指标赋予相同的权重;以色列在上述5个指标之外,追加了一个出口订单指标,相应的,各指标的权重也有所调整。

采购经理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PMI是一个先行指标,它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GDP几个月。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指数中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及产成品价格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CCI(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消费者信心指数)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前者指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生活的评价;后者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它们分别由一些二级指标构成: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该指数通过对城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负责调查统计,以1997年底为基期,动态反映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变化。指数数值越高,表明消费者信心越强。

消费者信心指数经过统计编制,它的取值范围为0~200,其中100是中值,表明消费者的信心或情绪是一种中立态度。0表明极端悲观情绪,0~100为悲观情绪区间。200反映的则是极度乐观情绪,100~200为乐观情绪区间。

月 份

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预期指数

消费者满意指数

2013年05月份 99.0 102.7 93.4
2013年04月份 103.7 108.1 97.1
2013年03月份 102.6 107.9 94.5
2013年02月份 108.2 113.3 100.6
2013年01月份 104.5 110.1 96.1
2012年12月份 103.7 107.6 97.8
2012年11月份 105.1 109.4 98.6
2012年10月份 106.1 109.3 101.2
2012年09月份 100.8 104.0 96.0
2012年08月份 99.4 103.7 93.0
2012年07月份 98.2 101.5 93.3

 

M2(Broad money,广义货币)

M2(Broad money,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通常来说,M2主要衡量经济体系中投资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买卖活动。

货币(M0)= 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 活期存款 = 流通中的现金(M0) + 企业和个人的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 M1 + 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M3 = M2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

年份 M2 M2同比增长 M1 M1同比增长
2013年末 110.65万亿元 13.6% 33.73万亿元 9.3%
2014年末 122.84万亿元 11.0% 34.81万亿元 3.2%
2015年末 139.2万亿元 13.3% 40.1万亿元 15.2%
2016年末 155.01万亿元 11.3% 48.66万亿元 21.4%
2017年末 167.68万亿元 8.2% 54.38万亿元 11.8%

 

 

Wind(万得,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

Wind官网:https://www.wind.com.cn

Wind是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Wind资讯是中国大陆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

在国内市场,Wind资讯的客户包括超过90%的中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

在国际市场,已经被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中75%的机构是Wind资讯的客户。

同时国内多数知名的金融学术研究机构和权威的监管机构也是我们的客户,大量中英文媒体、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经常引用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

在金融财经数据领域,Wind资讯已建成国内以金融证券数据为核心一流的大型金融工程和财经数据仓库,数据内容涵盖股票、基金、债券、外汇、保险、期货、金融衍生品、现货交易、宏观经济、财经新闻等领域,新的信息内容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新以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

针对金融业的投资机构、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监管部门机构等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Wind资讯开发了一系列围绕信息检索、数据提取与分析、投资组合管理应用等领域的专业分析软件与应用工具。通过这些终端工具,用户可以7x24从Wind资讯获取到及时、准确、完整的财经数据、信息和各种分析结果。

精于数据,以数据为起点,Wind资讯紧密跟随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战略不断在延伸。

 

Choice(东方财富Choice,金融数据分析平台)

Choice数据是东方财富旗下专业的金融数据平台,覆盖了股票、基金、期货、债券、公告、新三板、港股、美股、固收、商品、外汇、宏观行业等领域,提供数据库、Excel插件、量化接口、组合管理等应用工具,致力于为金融投资机构、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监管机构、媒体等用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数据服务。结合金融市场发展,Choice数据推出系列金融数据产品,包括金融终端、数据库、量化平台等,为用户提供高效、精准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提供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并支持 MySQL、Oracle、SQL Server等多种数据库格式,支持Windows环境下的Matlab、C++、C#、R、Python 2.x、Python 3.x,以及Linux、Mac环境下的C++、Python 2.x、Python 3.x

东方财富choice产品初体验

1)免费、低价吸纳用户,典型的互联网产品运作模式。同花顺金融终端出来定价是wind终端的一半,在平衡产品质量和价格之后,用户不会选择它,因为从公司成本投入的角度,用户必须在wind和同花顺之间二选一,而同花顺的产品质量达不到替代wind的要求,因此同花顺的金融终端必然是搞不起来,虽然它也完全复制wind的功能。但这一次choice不一样,它超低价乃至免费,从用户的角度,使用它的成本极低,不存在二选一的问题,用户会选择使用它作为wind的补充,这次产品具有黏性的第一步,这可是典型的互联网模式,这个产品对东方财富没有包袱。

2)产品的角度,如果它的质量没有近似达到wind的水平,那用户也不会选择它,wind终端在过去几年建立了机构客户的金融终端行为习惯标准,这一次东方财富和同花顺一样,一一抄袭借鉴,所以对用户来说使用终端的习惯得以延续,没有过高的使用成本。

3)Choice的数据质量比wind稍差,今天刚好在关注定向增发的数据,抽取了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今年以来的数据进行两个产品的对比,很明显这些需要大量人工采集的非标准数据,wind的数据优势体现出来,这是wind核心竞争力,不过这属于长尾数据,大量使用频次很高的如行情、财务都是标准数据,wind和choice不会有太高的差别,在免费的模式下可能不会妨碍这个产品的推广,只要choice始终关注用户体验,数据质量随着用户的增长会不断提升,这是众包模式的魅力,wind终端过去几年也是靠海量用户不断的纠错才有了现在的数据质量。

 

 

参考推荐

姜超:消费回落证据确凿,可用减税、去楼市泡沫拯救

世行报告称中国企业总税率达68% 税费超10种

中美税负对比:中国税负较重,减税降成本

从税收数据看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