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件事情其实没那么容易,

长久以来,我们坚持下来的就是每天呼吸、吃饭、喝水和睡觉这四件事情。

因为这四件事情都属于不坚持,会出大事的行列。

jian-chi-yue-du-xie-zuo-yun-dong-he-fen-xiang-01

 

那么其他事情呢?比如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不坚持其中任何一项,我们会“出大事”吗?

短期看,没有任何问题,

长期看,似乎问题也不大。

有那么多人一辈子也不做这几件事情,还都那样存在着。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些事情在长期角度来看,不坚持会出大事。

这个大事就是无法维持well-being的状态。

什么叫well-being的状态?

举一个例子,就是在你70岁的时候,在传统观念中认为你应该在家里待着或者在床上养病的时候,你可以和爱人一起满世界的旅行。这就是我心中well-being的状态。对于这种状态,大家不要惊奇,美国一些持续健康生活的「老年人」,在70岁左右就是这个状态。我们国内也有一些,但是感觉上相比较而言,比例低很多(等我以后看到具体的数据再和大家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话题)。

 

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无法坚持以上四件事情,那么我很难保持well-being的状态。

既无法短期维持,更无法长期维持。这是最关键事情。

 

怎样才能做到坚持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呢?

我觉得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动机 

就是你为何做这件事情?从根本上来说。我觉得无论男人女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都是要「保持吸引力」,任何处于社群中的生物都有一个根本的诉求,获得关注。从动物性上而言,这是生命延续的关键。从社会性上而言,这是我们自我价值的核心诉求。而无论是聪明的脑子,还是健康的身体,都是「保持吸引力」的关键。

2. 反馈

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获得了什么好处。能够比较即时的反馈。反馈有比较长期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以十年、百年为周期的反馈,也有比较短期的,比如30天,1天,甚至是即时。个人的经验是:我们坚持一件事情,最好能在30天以内有一定反馈,这对于养成习惯是有好处的。其实有一本书,讲的就是21天养成习惯的理论。我们来一点余量,30天一个月,刚刚好。如果做一件事情,30天还没有反馈,你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3. 习惯

对,有关习惯的习惯。比如,是否能有“最小化的坚持”。比如运动,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运动10分钟?(几组拉伸+力量训练)比如写作,最差是否能坚持每天认真的写140字?(一条微博的长度)?比如阅读,是否能坚持15分钟的阅读?这就是每天碎片时间的1/10到1/5?有一些朋友在看到我发在朋友圈的运动分享,有时只是10分钟左右的时候,就给我善意的忠告,说10分钟太少,至少需要30-40分钟。对此,我的观点是,其实10分钟可以是一个「最小集」。有了最小集的观点,坚持本身会比较容易,因为你没有太多借口(如出差、旅行、累)。没有借口,就好坚持了。再者说,其实有一种锻炼就是「每天早晨8分钟」。

 

我最近坚持比较好的晨间运动和写作,就是正好符合了上述的原则。

前段时间坚持不好的「阅读」,也通过调整,达到了平均每天阅读一本书的目标。

现在还差「英文口语」方面。我也会调整一下和大家沟通进展的。

 

有朋友谈到人生的困惑和迷茫,其实我以前是一年一次大的迷茫,现在是一个月基本一次小的迷茫。关于迷茫,我会有另外的文章阐述。

这里想说的是:无论是否迷茫,你觉得对你的终极人生有益的几件事情,就需要像这样每天去坚持

对于我而言,就是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你呢?

 

 

这篇文章的底稿,就是在飞机起飞前15分钟,用手机写的。

这篇文章写于几天前出差的时候。但昨天,2016.12.10,是我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日子,但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也许比较长,也许比较快,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我买了几本书,一会送到,待我阅读完,悟到此中意义之后再和大家沟通此事和它给我的影响与启发。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另外,还有一件「小事」,是大家可以坚持的,这就是「呼吸」,有人也翻译成「冥想」。

但呼吸本身才真正反应这件事情的实质。希望对这个概念有理解,请参考《禅者的初心 1》

 

 

原文: 坚持阅读、写作、运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