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回自下而上的改革值得重视
中国推进深化改革比较艰难,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出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但从国企改革到金融改革,从财税改革到社会改革,无一不面临巨大的压力。
习主席曾分析过这种情况:
一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皆大欢喜的改革已越来越少;
二是改到深处是利益,但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啃;
三是要减小改革震荡,要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最近,我们注意到,面对中国改革进程中处处可见的“硬骨头”,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中央领导开始转向基层来寻求改革动力。
习近平2015年10月13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时曾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在我们看来,习主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这是针对现在的改革推进困难发出了明确信号,要通过基层实践来推动改革。这与过去长期以来强调顶层设计推动改革相比,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中央深改组会议还强调,要发挥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因地制宜,聚焦具体问题,细化措施,细分责任,细排时间,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不仅习主席如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也强调基层改革的重要性。据了解,在9月29日的国务院会议上,李克强给各位部长布置了一项新任务:“十一长假后,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带队,组织部里的干部,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下基层深入开展调研!要去基层到一线看一看自己所在行业发生的新鲜事例,了解基层的最新经验。部长们走下去,新经验取上来。”李总理表示,高手在民间,“基层的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新鲜经验、新鲜事物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多下去了解新事物、新情况”,目前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确实出现了干部“不会干”的问题,但基层的创造力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引起关注的是,中央高层密集谈基层改革经验和创造性,实际上是强调自下而上改革的必要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等于是放弃了一贯以来的以顶层设计推动改革的做法。实际上,自下而上的改革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贯做法,很多重大改革都来自基层的实践——农村承包制是来自基层的改革探索,经济特区的发展实际上也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都有自下而上改革的例子。过去的改革,就是搜集基层的改革做法,然后高层加以肯定和确认,中国的改革进步就是这么取得的。后来改革碰到了阻力,发现过不了关关卡卡,而且都是在上面,于是出现了顶层设计。其实,顶层设计是不能包办改革的,几个人怎么可能设计十几亿人的事情?在推行了若干年后,现在又出现了肯定基层改革的倾向,从历史来看,这是正确的趋势。
顶层设计改革存在问题,与利益机制有关。随着改革到深处,各种利益集团对改革的影响和干预也就越大。王健林曾对此说过一段话:最担心改革由掌权的人来设计怎么改革。因为官员和部委设计的改革,不可能把自己改下去。目前中国需要一次下决心的、落到实处的改革,而且这个改革是实行自下而上的改革,放手让人民群众创造,管理层看着谁的好的推广谁的,而不是由顶层设计,由一批人,官员或者一批各个部委来设计怎么改革。因此,应该鼓励人们群众创造,让管理层推广,谁的好推广谁的。
中央密集谈基层改革是在强调自下而上改革的重要性,这不仅会重新激发国内社会改革的热情和动力,还能够鼓励基层的创新。中国改革的经验表明,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正确之路!
原文: 安邦智库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16-10-12 01:11:18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
转载注明: 中国重回自下而上的改革值得重视 (米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