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高考”。
上图,鄙人并不认同,可以忽略掉,古代考试难度极大,应该类比从小学到博士后,下文后类比参照。
科举,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隋文帝分为秀才和明经两科,后演化为文科和武科,并分县、府、院、乡、会、殿试等逐级考试,所以叫科举。
状元,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
院试 |
乡试 (秋闱) |
会试 (春闱) |
殿试 |
考场 |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 (府县) |
京城和各省贡院 (省城) |
京城贡院 (礼部) |
皇宫 (宫殿) |
主考人 |
各省学政 |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
钦差大臣 |
皇帝 |
参加者 |
童生 (儒生) |
生员及监生 |
举人 |
贡士 |
中者名称 |
生员 (秀才) |
举人 |
贡士 (取300名左右) |
进士 (分为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贡士考进士,正常情况不会落榜) |
日期 |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 桂榜 |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
第一名 |
案首 |
解元 |
会元 |
状元 |
第二名 |
/ |
2-10名为亚元 |
/ |
榜眼 |
第三名 |
/ |
/ |
/ |
探花 |
0、科举考试之概览
状元,要依次经历县、府、院、乡、会、殿试等六级考试,最后殿试获得皇帝钦点第一甲第一名,才叫做“状元”
案首:县、府、院试第一名(县州府)
解元:乡试第一名(省级)
会元:会试第一名(礼部)
状元:殿试第一名(宫殿)
1、科举考试的六级
1)童生(第一级县试,小学入门级)—— 刚开始学习的小孩,在本县参加考试,统称为“童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2)童生(第二级府试,小学升初中)—— 学习一段时间的青年,参加州府升学考试,统称为“童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3)秀才(第三级院试,初中升高中)—— 初中要毕业了,去州府里参加三年两次的院试, 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第一名称案首。
4)举人(第四级乡试,高中升大学)—— 参加省级的乡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才可以做官的(本科毕业即干部身份)。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5)贡士(第五级会试,本科升硕士)—— 举人参加在北京的会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在每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考试合格后就是准进士,待殿试合格后,则为进士。会试结束,如果你金榜题名的话,恭喜,只要接下来不犯傻你基本就是进士了。接下来就是皇帝主考的殿试了,这样你就可以自称是皇帝的学生了,天子门生就此而来。殿试只要不犯大错,基本都能过(最早宋朝时,殿试也刷落人,但后来一个落第的士子愤而转投西夏,给宋朝造成了巨大损失,从此殿试基本不犯大错就不刷落了)
6)进士(第六级殿试,硕士升博士)—— 殿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了就叫进士,第一名叫状元。。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统称第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探花(第六级殿试)—— 殿试第三名称探花
榜眼(第六级殿试)—— 殿试第二名称榜眼
状元(第六级殿试)—— 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分为“小三元”和“大三元”。
小三元即县试、府试、院试。县试由知县主持,通过者可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主持,通过者可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政主持,通过者即成为“秀才”。
一个人只有通过了这三关考试,才有资格进入官方学校深造,以备战正式的科举考试。正式科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者合起来就称为“大三元”。
“乡试”即省级争霸赛,就是将全省秀才弄到一起考试。通过者即成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即全国争霸赛,就是将全国举人弄到一起考试,通过者即成为“贡生”,贡生中的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就是皇帝老儿亲自主持的考试,会试成绩最好的那部分人才有资格参考,通过者即成为“进士”,进士中的第一名叫“状元”。
2、科举考试的历史
科举制,是古时候的公务员考试。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且相当复杂。乡试也称秋闱(在秋天考试),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才可以做官,例如知县、县尉等小官。从形式来说,省一级的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即高中升大学的“高考” 。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而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1)首创隋朝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当时可谓权贵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于是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于是当时的隋文帝就做了个好事,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从而就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唐太宗贞观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了考试科目,当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但是当时录取极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所以当时也有不少考生早已是白发苍苍却依旧参加考试。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马枪、负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定制。
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宋代改进(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
宋朝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考试方法采用糊名法,还实行誊录制度,以防作弊行为。宋朝日益完善考试程序和方法,大幅提高录取比例,也出现了一些鼓励科考的打油诗,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明清八股(事业单位考试知识点)
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凸显弊端。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考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三月,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决定取舍、等第,即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乡试、会试、殿试连续考中第一即“连中三元”,最多的可以“连中六元”,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上有2位做到了,他们是:明朝的黄观、清朝的钱棨。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
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
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3、科举也分科,要背多少书
1)科举也分科
古代科举一般是三年一次,而且是全国统考,只取一人,所以古代的状元是非常难以考取的,多是货真价实的满腹经纶之士,连皇帝也喜欢把女儿嫁给状元郎。
当代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77年恢复“高考”后,很长时间内是全国万万千千的考生同考一张卷子。古代的科举一开始也是这样,实行全国统考,多数年代都是一榜取仕。
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读书郎在科举场上,整体上显然是考不过江浙秀才的。后来出于公正、平衡和照顾起见,最后一轮的“总决赛”殿试,有的朝代,如明朝就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题和考试时间,出现南卷、北卷之分,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
现在的高考分为文、理科,古代的科举也分科,有文、武科之异。因此,有文状元、武状元之别。
据统计,中国古代共有649个状元,隋朝7位,唐朝144,五代十国25,宋朝120,辽朝56,西夏1个,金朝39个。元朝36,明朝90个,清朝114个,大西国2个,太平天国15个。
据考证,中国古代第一个武状元名叫薛奕,有名的文状元就太多了,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清末实业家张謇,都是状元出身。
2)科举要背多少书
据统计,考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
此外,考生们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
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4、科举考题与考试时间
1)科举考试题目
对于试卷的类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总的变化也不大,但题量很大。根据所选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应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现在的高考试卷简单,看似只写作文,实则更复杂,是一考定终生。因为考题量大,时间长,时常会发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学子无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杀、悬梁而去。
当时预防作弊的相关措施很严格,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
号舍左右两壁砖墙在离地一二尺之间,砌出上、下两道砖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层木板。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代替桌案,下层木板为坐凳,供考生坐着答题,夜晚取出上层木板并入下层,用来当睡觉的床。但因号舍长度只有四尺,相当于1.33米 ,人睡下去连腿都无法伸直。而且号舍没有门,考生需自备油布做门帘以防风雨。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咬死。
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这些年一直在呼吁为学生减负。其实,这一心愿已喊了一千多年。古代的高考同样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现在家长陪考、送考一样,古时父母也是很尽心的,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在古代,学生光看书是不行的,得把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给背出来、熟记于心,甚至某句话在某页某行,都得一清二楚。
古人高考还要毛笔字漂亮,但那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学习多年的成绩啊,比现代的学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规定而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乡试的,首选得通过小试,即俗称的童子试,成为秀才后才有可能。秀才还要通过岁试、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科试在乡试之前举行,可以看成是乡试的预考。通过科试的秀才被允许参加古代的“高考”乡试。如果科试没有通过,则叫“落海”,落海者尚有一次补考的机会,称为“考遗才”。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拆开弥封。
具体做法是: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荐卷,会在卷上批一个“取”字——现代高考所谓“录取”一词,大概就是这样来的。批了“取”字的卷子会被送给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后定夺考生的命运。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考中”的由来,应该源于此。
和今天一样,历朝历代的阅卷时间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阅评完毕。以清代为例,阅卷时间规定是10天。这10天还包括之前弥封、誊录、对读的时间。其间的吃请又会用去不少时间,所以真正的阅卷时间相当紧张,不过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时考官一般一天要评阅二十本试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阅卷人员要阅的卷子就更多了,所以大都是超负荷工作。由此可见,在没有现代电脑辅助阅卷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每份试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朝廷规定的工作,阅卷人员也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也就是重点看考生的头场卷子,此即古人所谓“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
一般情况下,如果考生的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得了“高分”——好评语,基本上榜便有戏了。可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可能也会名落孙山。所以那时的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答题。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2)科举考试时间
在古代,考试时间也是十分固定的,但并不限于一次考试,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
童生考秀才,县府院试,一年一次;
秀才考举人,乡试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农历八月举行,又叫秋闱;
举人考贡士,会试在考完举人的第二天的春天三月举行,又叫春闱;
贡士考进士,殿试在考完贡士发榜后的几天后举行,故也可叫春闱;
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因此春闱,秋闱,殿试都是很近的时间,所以那一年叫做大笔之年(从农历八月到次年三月,半年内举行乡试、会试、殿试三大国家级考试)。
此外,皇帝会根据对官员的需要,例如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在某一年会增加考试次数,叫做恩科。
古代的考试时间,一般为三天,但不是像现在这样连着考,而是中间空出两天。明、清两朝,乡试时间在阴历八月份,会试在阴历二月份,殿试在三月份。乡、会两试的时间定在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的。
第二场考的则是官场应用文,分上下往来的公文和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两种。
第三场考策问,涉及的是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科考在当时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为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开考后号舍就会上锁,其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即便是发生火灾,烧死考生也不能开锁。
当时的号舍一律南向成排,长的有近百间,短的也有五六十间。巷口门头大书某字号,备置号灯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考试期间伙食由考生自备。因为乡试时间较长,加上天气闷热,饭菜很快就会变质,所以考生一般都只带干粮充饥。
3)允许落榜生查卷
古代阅卷的主观因素比现代要多,对考生的成绩影响很大,有不少落榜生是被不负责任的阅卷人员误了前程的。因此,有的责任心强的考官会抽查未考中的“落卷”,主考官也有权力调阅副主考官未“取”的荐卷进行复核。
此外,还有一条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允许落榜生查卷,这也是监督阅卷人员的一种好办法。如果把优秀的卷子评差了,考生一旦上访,麻烦就大了,责任人是要被朝廷治罪的。
阅卷期间,墨卷一直存放于外帘,由外收掌保管。等阅卷工作全部结束后,对照录取的朱卷,调出原卷,查出考生的个人信息,填写榜名。接下来就是录取的放榜时间了。在放榜以后,将录取的朱卷和墨卷重新套合,解送礼部(相当于今教育部)复查。
这个时候,落榜的考生便可以查卷了。一般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都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阅卷批语,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也算死个明白。
连中三元,连中六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的院试,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
最高一级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的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1、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是指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身兼解元、会元、状元,即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连中三个第一名,元为首,第一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7位,武科4位:
1)文科17位
唐朝3人: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
宋朝6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 、冯京;
金朝1人:孟宋献;
元朝1人:王宗哲;
明朝3人:黄观、商辂、李骐;
清朝3人:陈沆、钱棨、陈继昌。
2)武科4位
历史上也出过4位“武三元”,明代3人,清代1人:
尹凤(1523—1598),字德辉,别号在竹,江苏南京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会试、殿试中,连获第一,官拜参将。后随抗倭英雄俞大猷在福建、浙江地区抗倭,屡建大功,万历年间官至都督佥事。尹凤的事迹,为南京人津津乐道,都道是南京人的骄傲。今南京现有“三元巷”存世,以纪念其连中三元的。
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因明崇祯四年之前武举没有殿试,故会元即可称状元。王名世勉强可以算做“连中三元”。
王玉壁(1617一1706年),字楚珩,浙江富阳人,十三岁开始向外祖父学习武艺。臂力过人,能开强弓,作左右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二十岁,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第一名)。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应浙江乡试武科,中解元。次年,进京会试,中会元;殿试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官至总兵,律己甚严,双锏终日不离身,治军颇有成效。1706年无疾而终,享年89岁。
顾麟(?~?),字号、籍贯均不详。清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武进士第一人。此科会试,兵部侍郎于敏中知此次武举。户部侍郎嵇璜为此科武会试正考官,工部侍郎董邦达为副考官。殿赐顾麟等59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清朝连中三元的有王玉(殿上玉下),另一位就是顾麟。顾麟曾中乾隆壬申榜顺天乡试解元,后连捷为甲戌科会元。乾隆十九年九月,顾麟又在天下数以百计的贡士中独占鳌头,中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该榜榜眼是徐渭,山东胶州人;探花是刘虎臣,郡望不详;均授二等侍卫。
2、连中六元
中国历史上两个“六元状元”,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
明朝1人:黄观(被朱棣灭了九族)
清朝1人:钱棨(家族史太强大了)
说明:黄观在靖难之后被明成祖朱棣革去功名,于是钱棨就成了中国科考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人,故大家称钱棨为“六元状元”。
提到钱棨,这里顺便说说吴越钱氏家族。因为这个家族实在是太牛了,自宋以来就出过5个状元,封王封侯拜相者超过100人,成为进士者更是难以胜数。
不说古代了,我们来看看现当代钱家出过哪些大才:
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伟长:中国力学之父。
钱锺书:中国国学大师。
钱穆: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
钱玄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
钱其琛:著名外交家。
…………
3、中国古代有多少个状元
据史籍记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共考取状元503人;如加上辽、金两代、张献忠的大顺朝廷以及太平天国状元计48人,则中国历代共有状元551人(不包括武状元及女状元)。若算上全部状元,共有649个,隋朝7位,唐朝144,五代十国25,宋朝120,辽朝56,西夏1个,金朝39个。元朝36,明朝90个,清朝114个,大西国2个,太平天国15个(含历史上唯一女状元)。
史料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为唐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最年轻的少年状元当数唐高宗永徽七年登第的苏瑰和咸亨四年登第的郭元振,皆不足十八岁;最老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一生考了几十次,直到七十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了却“金榜题名”夙愿。
第一个状元:孙伏伽
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唯一女状元:傅善祥
科举考生多少人,录取比例是多少
在科举考试中竞争最激烈的是乡试,因此实行乡试中举分省定额制。
清代无论是学额还是乡试、会试中额,均是以分区定额为基本配置原则。
分区定额的基本依据,一般说来主要涉及文风、赋税、人口三方面因素。其中,学额具体分配到不同府、县,乡试中额则基本上是以行省为单位进行配置。会试中额在清初经历了短暂的凭文录取,后经分卷制而最终发展到分省定额录取。基于此,清代科举考试的竞争方式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坚持区域公平优先的基础上再进行自由竞争。探讨清代科举制分区定额原则,对当今高校招生名额的省际投放以及相关的区域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有益的历史参照。
从顺治元年﹙1644﹚定各省五经中式额数始,并于次年定各省乡试举人额数,直至乾隆九年﹙1744﹚确定各省乡试额员,后各朝遵行。除乡试定额以外,另有各种增广额数,也是按大中小省三级确定额员。在顺治和康熙朝,通常大省十名,中省七名,小省三至五名。雍正元年﹙1723﹚恩科乡试,一次扩大至大省三十名,中省二十名,小省十名,此后各朝按此标准增广,遂为定制。从清初至咸丰朝,乡试定额与增广额员数基本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咸丰朝始,由于社会开始动荡,致始科举考试数次停科或展延,为了稳定社会,国家开始大幅提高增额员数,致始清后期各省乡试举人的额员也有了大幅提高。自顺治二年﹙1645﹚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科举止,共计开科112 次。据毛晓阳、金盨在《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估算,清代进士的总数为26 849 名。楚江在其《清代举人额数的统计》中统计,清代各省举人总额为152 100 名,所以清代进士总数仅为举人的 18% 左右,平均为每次有1 358 人中举人(中举总人数/开科次数 = 152100人/112次 = 1358.04人/次)。
清朝的分省定额取中制度,保障了区域间选士的公平,促进了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阶层士人的流通,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乡试中举名额为:直隶(今南京)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总计470人。
明宗景泰七年(1456年)各省录取举人的定额为:北直隶(今北京)、南直隶(今南京)各135,江西95,浙江、福建各90,湖广、广东各85,河南80,山东75,四川70,陕西、山西65,广西55,云南30。
此后一直到明末,各省举额沿用此数,只有云南逐步递增从40、45增至50名。后来贵州举额从云南分出来,云南45,贵州增至30。
明代分省定额的依据是各省总人口数与上年的考生数(按1/30来确定举额,录取比例大约3.33%),力求地区之间名额分配公平,避免引发民族矛盾与社会骚乱。
清朝沿袭明朝的乡试分省配额制的同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又进一步完善了录取制度。较明代更为具体,在确定各省举额时综合考虑该省的人口总数、考生总数、贡赋情况、教育发达程度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等多种因素。如乾隆九年(1744年)规定:“直隶、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广为大省,准其每举人一名,录送科举八十名;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为中省,每举人一名,录送科举六十名,广西、云南、贵州为小省,每举一人,录送科举五十名。”
经过综合考虑与计算,乾隆年间各省乡试举额分配情况如下:
清朝前期(乾隆年)乡试分省定额录取情况表
序号 |
省份 |
科试人数 |
举人名额 |
录取比例 |
录取率 |
1 |
江南 |
9152 |
114 |
1/80 |
1.25% |
2 |
直隶 |
8160 |
102 |
1/80 |
1.25% |
3 |
浙江 |
7520 |
94 |
1/80 |
1.25% |
4 |
江西 |
7520 |
94 |
1/80 |
1.25% |
5 |
湖广 |
7440 |
93 |
1/80 |
1.25% |
6 |
福建 |
6800 |
95 |
1/60 |
1.67% |
7 |
广东 |
4320 |
72 |
1/60 |
1.67% |
8 |
河南 |
4240 |
71 |
1/60 |
1.67% |
9 |
山东 |
4140 |
69 |
1/60 |
1.67% |
10 |
山西 |
3600 |
60 |
1/60 |
1.67% |
11 |
陕甘 |
3660 |
61 |
1/50 |
2% |
12 |
四川 |
3660 |
60 |
1/50 |
2% |
13 |
云南 |
2700 |
54 |
1/50 |
2% |
14 |
广西 |
2250 |
45 |
1/50 |
2% |
15 |
贵州 |
2000 |
40 |
1/50 |
2% |
湖广省乡试定额
【1】顺治十七年,湖广乡试定额人数53人。全国709人,湖广占7.48%
【2】康熙三十五年,湖广定额70人。全国988人,湖广占7.09%。
【3】康熙五十年,湖广定额99人。
【4】乾隆九年(1744),湖广定额93人。其中湖北48人,湖南45人。
【5】嘉庆二十五年,湖广定额123人。全国1493人,湖广占8.24%。
【6】同治元年,湖广定额135人。
【7】同治九年,湖广定额137人。全国定额1615人,湖广占8.48%。
【8】乾隆年间,湖北定额48人,人口4568860人,录取率百万分之10.51。
【9】乾隆年间,湖南定额45人,人口4336332人,录取率百万分之10.38。
【10】咸丰年间,湖北定额63人,人口33809892人,录取率百万分之1.86。
【11】咸丰年间,湖南定额60人,人口29647762人,录取率百万分之2.02。
乾隆年乡试定额分析。
乾隆年间,全国总人口91227479人,全国乡试定额录取总数1008人,
全国平均录取率百万分之11.049302。其中录取率最高的是云南省百万分之53.83,
录取率最低的是安徽省百万分之3.62。
附注:
1)湖广,在元代主要指湖北、湖南、广东(包括海南)、广西,以及河南与贵州的小部分;明代指湖北、湖南,以及河南小部分;清代则包括湖北、湖南。
2)乡试每科三年一次,中式者称为举人。
文化发达地区录取率明显低于相对落后地区,这样规定举额和录取比例,旨在保持录取的区域公平。
科举有哪些利与弊
科举制度,以书面考试为工具的选官制度,把古代中国塑造成了一个文质彬彬的礼貌社会,一个教书育人的礼仪社会,一个道德修养的文明社会。
科举制度,诱导所有稍具条件的人都去读书识字,在古代中国,村村有私塾,处处有书院。彼时中国的识字率绝对高于西方同期。这是科举制度的一个非意图后果,在前现代时代,它就实现了文化的广泛普及,而教育在人们的观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发展经济学家来论证教育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天生就对教育投资充满热情,甚至可以说是热情过度。
利
1)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打开了从底层走向上层的通道;
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增加了人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4)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5)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弊
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2)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学以不致用,空虚泛谈;
3)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4)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创新创业。
科举对世界的影响
1)影响法国
18世纪,以科举为核心的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文明让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心悦诚服。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魁奈曾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法国吸收科举以考试选拔文官的理念,于1791年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2)传至英国
自17世纪起,科举制度在英文著作中大量出现。19世纪中叶,东印度公司仿效科举实行文官考选制度。在考察东印度公司的考试选才制度基础上,英国于1855年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科举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远及美国
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仿效英国的产物,但中国的科举制度也直接影响过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美国于1883年通过文官考试法案,1893年文官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4)国际评价
葡萄牙
曾德昭(1585—1658):这些科举考试构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事务,因为它事关权位、声望、荣誉及财富。它们是大家关切地注意的目标,是大家关怀备至、魂系梦萦的事物。
法国
伏尔泰(1694—1778):人民很难想象有比它更好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成员只能由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试(科举)才能被录用。
弗朗索瓦·魁奈(1694—1774):一个中国人必须获得通向进士的各种学位,才能成为一名朝廷命官。政治统治全部交付给这些博学的官吏。
英国
斯当东(1737—1801):这些考试总是公开的······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它对各阶层的人开放。民众因而确信职权是通过功绩而获得,这促使人们尊敬和服从当局,除非是在声名狼藉的情况下,身份和学问才无法永远提供保障。采用这样一种制度的政府对社会具有许多益处。
密迪乐(1815—1868):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
李提摩太(1845—1919):中国科目,意美法良,不可废也。惟题目不广,只讲本国之事,不知各国治平之法。
崔瑞德(1925—2006):许多世纪以后,这一制度(科举)为我们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美国
威尔·杜兰(1885—1981):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令人赞赏的方法(科举)。······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
邓嗣禹(1905—1988):我们可以确凿无疑地证明:中国的科举制是西欧制定类似制度的蓝本。
费正清(1907—1991):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的。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澳大利亚
莫理循(1862—1920)那些被证明具有占据政府官职的求职入仕者必须经过考试过程,这使著名的德国大学考试显得黯然失色。因此,这一制度(科举)应该得到更多的特别注意。
日本
原胜郎(1871—1924)中国千余年来进行科举考试,历朝逐次加以改良,决非可以嗤笑之物。就通过公开考试广泛选拔人才而言,中国文明可以说远远领先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造就了中国文明,它是中国文明的顶峰。
科举常用术语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元首,第一的意思),凡在国家级考试的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历史上有21人。
【连中六元】不仅在地方级考试的县、府、院三试里考第一名,而且在国家级考试的乡、会、殿三试中也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六元,历史上有2人。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也成为“同榜”。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录取考上了),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员。
【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但不可以做官;只有通过了乡试(省级考试)成为举人后,才可以做官。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1)'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
2)'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
3)'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
4)'入手'引入文章主体;
5-8)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
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
【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官】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古代科举励志诗词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劝学诗》北宋·赵桓(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琵琶记》元·高明
一本白卷交还你,状元归去马如飞。——清·马世琪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喜》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唐代·孟郊
《劝学诗》宋,赵桓(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 赵恒,鲜明的鼓励读书谋求功利)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吃穿)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金钱)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出行)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美女)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苦读)
宋真宗 赵恒的本意:鼓励读书人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带有鲜明的功利。
《琵琶记》元,高明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参考推荐:
贵圈真乱:杜甫喜欢李白,李白迷恋孟浩然,孟浩然心里只有王维…
版权所有: 本文系米扑博客原创、转载、摘录,或修订后发表,最后更新于 2019-09-28 05:21:41
侵权处理: 本个人博客,不盈利,若侵犯了您的作品权,请联系博主删除,莫恶意,索钱财,感谢!
转载注明: 一文读懂古代科举制度 (米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