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邓宁-克鲁格心理学认为,往往越无知的人,越是无畏。其表现为对知识的极度自负,对科学没有丝毫敬畏,极度反智。面对科学证据时撒泼打滚,不能反驳,却蛮横地宣布自己那无知的理论完美无缺,甚至乱用权限,宛如巨婴。这些都非常符合这个曲线最左侧“无知山峰”的特征。

1)“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贝特朗·罗素

2)“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查尔斯·达尔文

3)“最好的,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是充满激情的强度。”——W.B.叶芝

4)“有担当的管理者,应该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到绝望之谷,再启迪他爬上开悟之坡,能否走向大师,就看各人造化了。”——米扑科技CEO

 

邓恩-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的由来

1995年,McArthur Wheeler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美国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时,惊讶的不敢相信,因为他错误地认为用柠檬汁涂脸后,闭路电视摄像机就看不见自己的脸了。可见,掩耳盗铃的故事代代相传是有现实基础的。正因为有这样不可思议一叶障目的人和事,荒诞的故事才经久不灭。

康奈尔大学的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和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被江洋大盗的无能触动,在这件事的启发下,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研究能力的缺乏是否和自我觉知的低下有关。

他们让不同的参与者执行不同的任务,然后评估他们做得有多好。这些任务包括讲笑话、逻辑推理和语法测试。

最后,他们想知道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才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目前的能力水平。

下图为1999年论文中实验4的附图。

 

研究的主要发现:

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这种趋势在那些能力最低的人身上更为明显。 高估的程度拉低了参与者的能力。 这一效应出现在一些技能才智中例如,逻辑推理、语法和考试结果。 那些低估自己能力的人往往是最有能力的,通常称其为“专家的负担”。

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一个人的元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自我评估的准确性。

这项研究似乎证实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先前说过的话。

苏格拉底宣称:“我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查尔斯·达尔文指出:“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威廉·莎士比亚在《如你所愿》一书中写道:“傻瓜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但聪明人知道自己是傻瓜”;

托马斯·杰佛逊曾经说过:“知道最多的人最了解他知道的多少”。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乔布斯也说:“求学若饥 谦卑若愚。”;

尼采说:“坚信谎言是真理的敌人”;

卢克·天行者在《星球大战》中说:“黑暗势力的过度自信导致了死星的炸毁”;

为什么人们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尤其是当他们经历过许多失败时会更加如此呢

研究表明,人们可能往往会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或环境,以此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对于以这样的短期策略来保护自己的自信而言,这不是一件坏事,但不幸的是,对于长期学习和发展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策略。虽然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有志之人之所以立常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谦逊态度。

 

进步使人虚心,落后使人骄傲

一知半解的人有强大的自信心,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自信

能力差的人,自我评估能力也差,这就是邓宁-克鲁格效应

自我评估的偏差程度跟能力密切相关,越没能力的人,反而越能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真正水平高的人,反而还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很多指点江山的人,很多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求知的开始

塔勒布说,没读过的书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本来就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储存没读过的书,书架上那一排排想读又没读过的书,时刻提醒你自己的物质——积读

罗素: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哲学家的法宝

哲学不能指导科学,真实情况是科学在指导哲学,哲学家从新科学发现中获得素材,坐而论道

哲学,是纯粹靠思辨来理解世界的学问;科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底层原理和证实技术细节,哲学家则常常提供洞见、预测

世界上很多东西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分类界限,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哺乳动物是什么?其实哺乳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祖先之间有一个漫长而模糊的中间地带,还有先有鸡蛋,还是先有小鸡(公鸡、母鸡)?

 

邓恩-克鲁格效应的三个重要启示

首先,要警惕那些所有声称自己100%自信的人。这往往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表现。事实上,该研究作者指出,“不胜任的能力导致他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同样也剥夺了他们识别自己无能所需的智慧(savvy),不管是识别自己的智慧还是他人的智慧。”

其次,如果学生想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如果他们过度夸大了自己的能力水平,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反思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并变得更好。

最后,我们必须在帮助学生/职员,以一种不妨碍他们动机的方式让他理解他们目前所处的层次,并且让他们在维持动机和明辨现实的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如果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他们就不太可能在工作和学习中额外投入更多。事实也的确如此,研究表明具有这种固定心态的学生/职员会更快的放弃努力,他们的蜕变和转化会变得困难,应变能力也会变得更差,成绩/业绩也更低。

 

结语

那么,如何平衡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动机维持之间的关系呢?

通过培训、集体研讨改善元认知技能是有帮助的

这些技巧包括事前的充分准备,事中自我监控和调节,以及事后的冷静理性分析。

 

 

最高学习效率 = 15.87%

科学家把学习内容分为三个区

上面两个图和“ 喜欢 = 熟悉 + 意外 ”,其实讲的是一个东西,从信息论的角度,它们说的都是新旧信息的配比

那这个配比应该是多少呢?15.87%——这个点就是学习的甜蜜点,就是最佳意外率——也是心流率和文艺作品的最佳意外率,15%的犯错率下游戏最好玩

算法模型训练,每次训练中网络判断的错误率是多少,才是最优的呢?得出的结论是,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

最佳意外率的两个好处——让你学习速度最快,投入度最高(感觉最爽)

这个比率不是学习之后再考试的出错率,而是学习之前,先检测后学习的训练方法中测出来的出错率——能让你判断错误的东西才是你需要学习的东西,不是说对什么知识掌握85%,而是说要关注那15%事先不会的东西

所以,科学的安排不是说期末考试定85分的目标,而是每次学习之前,学习内容的安排里,确保有15%的新东西;例如英语课文,应该是15%的内容(单词、语法)对你来说是新的;数学和读书也如此,书中85%内容让你有亲切感,另外15%改造你的世界观

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有三个收获:

1)熟悉很重要,学习区不是心理和感情上的问题,而是大脑认知的问题,新信息重要,旧信息也重要

2)15%的数值,也许是各领域通用的

3)你应该时刻追求效率最大化,这决定了你的学习成就——知道一个道理有用,和知道这个道理多有用,有本质区别

 

如果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待的时间太长了

敢于忽略小概率时间,才是科学的风险管理

通常情况是好人跟自己施加压力

大部分人的问题在于不敢试探周围世界——如果你从未被说过不,你就没有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环境

 

怎样优化悬念和意外

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顺序,信息顺序能制造刺激感,刺激感难得且稀缺

悬念是对不确定性的感受

意外,导致你的信念值巨变

悬念是大事发生之前的感受,意外是大事发生之后的感受;悬念好像灰犀牛,你知道这件事可能发生,但你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发生,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意外像黑天鹅,你想都没想,它居然就发生了

要想让悬念最大化,你必须一直保留剧情反转的可能性——但不是反转越多越好

好看不等于刺激,真正的难处不在于怎么安排剧情反转的节奏,而在于怎么让每一次反转都显得真实和自然

 

 

参考推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狼性文化与工程师文化的是与非

如何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