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 默认只支持使用delete(key)和 flush_all,这两种方法都太极端了,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如:批量删除‘aaaaaaaa_'开头的所有缓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1 getExtendStats 遍历所有item,删除指定的key(不推荐)

 网上有对应的php代码和perl程序,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在本地测试时可以使用,但是在真是服务器上请不要使用。

 

memcache结合DB

方法:每次set缓存时,将key值存入数据库,在要删除缓存时查询数据库,查询出对应的信息,在memcache中将其删除

 缺点:浪费数据裤磁盘

 

3 memcache伪命名空间(推荐)

memcache默认不提供命名空间,但可以设置一个全局变量,来模拟命名空间,代码如下:

?php  
	//生成一个用来保存 namespace 的 key  
	$ns_key = $memcache->get("foo_namespace_key");  
	  
	//如果 key 不存在,则创建,默认使用当前的时间戳作为标识
	if($ns_key===false) $memcache->set("foo_namespace_key",time());  
	  
	//根据 namespace_key 生成真正的 key,确保是唯一的key值  
	$my_key = "foo_".$ns_key.$otherParms; 
	 
	//然后利用拼接的my_key值设置你需要缓存的各种数据
	$memcache->set($my_key,$value,false,expire); 

	//或者key值获得以前存储的缓存
	$memcaceh->get($my_key);
	  
	  
	//需要删除整个 namespace 里的对象的时候,如:更改数据库或者删除某些信息后
	//将ns_key的值改变,则以后在访问缓存时,以前时间的将永远不会别访问到,以此来实现批量删除缓存 
	 $memcache->set("foo_namespace_key",time());
?> 

 

memcache 命令操作

在定位缓存问题测试时,经常需要对memcache的数据进行一些操作,但是其本身没有自带的客户端,所以只能通过telnet来进行操作。

通过telnet连接memcache

telnet 127.0.0.1 11211

 

memcache写入操作

telnet写入memcache命令格式

 command name> key> flags> exptime> bytes>\r\n data block>\r\n

参数详解:

1. command name> 可以是”set”, “add”, “replace”

     set:key>不存在时添加,key>存在时覆盖

     add:key>不存在时添加,key>存在时则会操作失败

     replace:key>不存在时添加失败,key>存在时替换数据

2. key> 保存数据的key

3. flags> 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的整数(以十进制的方式表示)。

     该标志将和需要存储的数据一起存储,并在客户端get数据时返回

     客户可以将此标志用做特殊用途,此标志对服务器来说是透明的

4. exptime> 过期的时间

     0 表示存储的数据永远不过期(但可被服务器算法:LRU 等替换)

     n 非0数字(unix时间),当过期后服务器可以保证用户得不到该数据(以服务器时间为标准)

5. bytes> 需要存储的字节数(不包含最后的”\r\n”),当用户希望存储空数据时,可以为0

6. 最后客户端需要加上”\r\n”作为”命令头”的结束标志

7. data block>\r\n

     紧接着”命令头”结束之后就要发送数据块(即希望存储的数据内容),最后加上”\r\n”作为此次通讯的结束。

 

telnet 响应命令

当以上数据发送结束之后,服务器将返回一个应答,可能有如下情况:

1. STORED\r\n:表示存储成功

2. NOT_STORED\r\n: 表示存储失败,但是该失败不是由于错误。

    通常这是由于”add”或者”replace”命令本身的要求所引起的,或者该项在删除队列之中。

示例

set key 32 0 10\r\n helloworld\r\n STORED\r\n

 

获取 Key&Value

get key>*\r\n

参数详解:

1. key>*: 表示一个或者多个key(以空格分开)

2. \r\n:命令结束

 

响应结果

服务器端将返回0个或者多个的数据项。每个数据项都是由一个文本行和一个数据块组成。当所有的数据项都接收完毕将收到END\r\n每一项的数据结构:

VALUE key> flags> bytes>\r\n data block>\r\n

参数详解:

1. key> 希望得到存储数据的key

2.falg> 发送set命令时设置的标志项

3.bytes>发送数据块的长度(不包含”\r\n”)

4.\r\n 文本行的结束标志

5.data block> 希望接收的数据项。

6.\r\n 接收一个数据项的结束标志。

PS:如果有些key出现在get命令行中但没有返回相应的数据,这意味着服务器中不存在该项,可能是超时了,或者被删除了。

示例

get key VALUE key 32 10 helloworld END

 

删除KeyValue

delete key> time>\r\n

参数详解:

1. key> 需要被删除数据的key

2. time> 客户端希望服务器将该数据删除的时间(unix时间或者从现在开始的秒数)

3. \r\n命令头的结束

 

检查Memcache服务器状态

stats\r\n

在这里可以看到memcache的获取次数,当前连接数,写入次数,已经命中率等;

pid : 进程id
uptime :总的运行时间,秒数
time : 当前时间
version : 版本号
....
curr_items : 当前缓存中的KeyValue数量
total_items : 曾经总共经过缓存的KeyValue数量
bytes : 所有的缓存使用的内存量
....
curr_connections 当前连接数
cmd_get : 总获取次数
cmd_set : 总的写入次数
get_hits : 总的命中次数
miss_hits :  获取失败次数
....
bytes_read : 总共读取的流量字节数
bytes_written : 总的写入流量字节
limit_maxbytes : 最大允许使用的内存量,字节

 

清空统计数据

stats reset

 

清除单个key值

delete key

 

清空所有键值

flush_all

注:flush并不会将items删除,只是将所有的items标记为expired,因此这时memcache依旧占用所有内存。

 

退出

quit\r\n      或者   Ctrl + ] 

 

其他命令

1. 显示各个slab的信息,包括chunk的大小、数目、使用情况等

stats slabs

 

2. 显示各个slab中item的数目和最老item的年龄(最后一次访问距离现在的秒数)

stats items

 

3. 设置或者显示详细操作记录

stats detail [on|off|dump]

参数为on,打开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off,关闭详细操作记录
参数为dump,显示详细操作记录(每一个键值get、set、hit、del的次数)

 

4. 显示某个slab中的前limit_num个key列表

stats cachedump slab_id limit_num

显示格式如下:

ITEM key_name> [ b; s]

key_name>:键名
value_length>:值长度(单位字节)
expire_time|access_time>:memcached 1.2.2及以前版本显示的是 访问时间(timest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