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一) —— 一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

硅谷最早兴起于半导体时代,半导体时代的硅谷硬件为王。Chip Design 曾经是特别响亮的一个行业。 硅谷曾一度被称为是“IC Valley”,I 是 Indian(印度人),C 则是指 Chinese(中国人)。印度人擅长软件设计,而中国人则专精于硬件的设计与整合。

硅谷的中国草根一直以来的优势是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因此在技术门槛要求较高的早期硅谷创业市场,不乏一些特别优秀成功的第一代大陆华人创业者,譬如 Fortinet 的 CEO 谢青,NetScreen 的创始人邓峰。在软件至 web1.0 时代,,成功的一代大陆华人创业代表有 TeleNav 的创始人金海平(NASDAQ: TNAV) Baynote,Interwove 创始人贾石琏(Interwoven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WOV,后被 Autonomy 收购)等等。

在 Web2.0 时代至今,由于信息透明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开源技术的兴起,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高中生都可以写 Mobile Application 的时候,创业者们拼的往往都是创意,而不是技术创新本身。在这种大环境下,第一代中国移民一些天然劣势,譬如语言文化背景和本地人脉限制,不擅长表达与推广,都限制了创业者在硅谷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长久以来硅谷创业者需要面对的两难抉择:当没有绿卡的时候,如何面对创业失败的风险?当在大公司苦熬若干年等到绿卡,是否还能维持当年创业的激情? 当创业开始后,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是归,还是不归?当老婆孩子已经扎根硅谷,如果归国,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抉择,都能让硅谷创业者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维谷过后往往是对现实的妥协,于是创业最终成为了年轻时的一场梦,中年时的一声叹息。

每每人们说 "I have to..." 的时候,看似别无选择,其实不过是在所有劣势的选择中选择了效益最大的那个,于是便安于现状只求过的舒服。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在有选择的时候放弃选择,只求问心无愧,不求心安理得。大部分时候妥协的结果便是庸庸碌碌,若干年后突然觉得应该奋起求变,但已经有心无力了。“Follow your heart”这句话不是白说。

但是我在许许多多 80 后、90 后同龄人的身上,看到了拒绝平庸,拒绝妥协的实力与魄力。他们很多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舒适的大公司的生活,为了梦想,渴望改变,不畏风险。也许最后他们也会跌倒,也会失败,但是正如一个朋友和我说的“人这一辈子,就是看你能不能和你的孩子、孙子,说你当年的故事”。

德芙想通过这个系列,与大家分享硅谷的中国草根创业的故事。希望这些看似屌丝,实则伟大的人们,能通过他们的故事,点燃你心中埋藏着的或者已经熄灭了的热情与动力。

第一篇,我们会看到一个精益创业到极致的故事。只有一个人的团队,如何默默耕耘了三年,读书、毕业、工作。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经历无数次的推翻与重写,在无推广,公关的情况下,发展到现在的 30 万注册用户。个人像一支队伍一样战斗,这个人就是“东学西读”创始人,老魏。和老魏交谈过程中我看到了他身上许多优秀创业者特有的素质:坚持、严谨,对产品的完美主义,对用户感同身受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魏和东学西读的故事。

36氪:东学西读的最初版上线时间是2010年6月,那应该正好是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和我们说说从有想法萌生到最初版上线,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么?

老魏:其实那时候我在北京工作,边工作边申请美国的学校。我在申请时就有了做东学西读这个想法,出国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太多的问题,但是其中很多如果有东学西读这样一个东西就会变的很方便,但是网络上除了几个留学论坛之外完全没有为留学的同学服务和提供帮助的应用。

比方说,我看到,留学的各类信息分散在各个论坛,没有一个汇总,分类和搜索非常困难,为了获取一点信息需要大量的人肉过滤掉大,时间成本很高。于是很多同学为了有更高效的信息渠道,求助于各种咨询中介公司。可是咨询中介的水平良莠不齐,每年大呼上当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是你自己全程准备留学的材料等等,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非常繁琐过程,比如 GPA 的计算,学校的选择,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简化的。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如何通过技术做更好的资源整合,简化申请过程。譬如 GPA 的计算可以从教务系统导入成绩单,非常简单的计算,完全无需一个个输入成绩。

在有了以上想法后,我从当年的 2 月开始实施,一直到 5 月中旬第一版正式上线,大概花了 2 个多月的时间。当时基本上是白天干公司的活,晚上干东学西读,只是靠激情和少睡觉来完成了第一个版本。

36氪:当时既然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为什么要出国呢?

老魏: 当时主要还是想出来看看不一样的地方,以及对硅谷这个 IT 圣地充满向往。所以在本科毕业后决定出国,当时边工作边准备各类考试,最后幸运的拿到了 CMU 计算机学院的录取。过来之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两边教育模式的差异,注重实践和 hands on,这些是国内所欠缺的。硅谷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信息实在太多太快,这些是你不在这里生活所体验不到的。我很多朋友觉得硅谷无聊,硅谷对于很多喜欢城市生活的人来说确实无聊,但是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着太多太丰富的信息的地方,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地方。当你一旦参与进去,你会发现这里绝对是创业俱乐部。

36氪你在CMU毕业以后,在一个中规中矩的大公司熬了1年,后来实在憋不住去了一个10人不到的小公司,再后来又去了一家C轮的中型创业公司。参与创业和自主创业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适合自己?

老魏:我现在在大中小三类公司都呆过了,同时也看到了不同公司不同风格的团队在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有的还在持续忍受这些问题,有的在尝试解决,当然解决过程中也有成功也有失败。我觉得这些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我来说大公司实在太无聊,其缓慢的节奏和庞大的组织结构并不适合我这样的性格,所以后来出来去了 start-ups。

参与创业我主要看重的是团队的实力和产品,但是最终是否真的有 chemistry 还得自己进去了才能知道,这个和找女朋友一个道理,合不合的来只有相处了才知道。现在加入了第三家公司后才找到了一个大致符合我风格的工作环境。

但是参与创业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限制,尤其是只身为一个工程师的时候。而自主创业会对整个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会对产品有更多的主导权和决定权,并且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所做的确实就是你想做的,这点对做成一个好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参与创业的好处在于通过较小的风险,体验创业的生活,但是和自主创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36氪:和太傻、寄托、一亩三分地相比,东学西读最初更像是一个工具类产品,譬如GPA计算器和选校评估等功能。如果是太傻、寄托的强项是强大的用户基础和用户产出内容的沉淀,那么东学西读的强项是什么? 能和我们聊聊东学西读是如何做选校评估算法和全国100多所大学GPA计算的么?

老魏: 国内关于海外高校的相关信息非常不对称,几个相关网站都是互相抄来抄去却没有很多有营养的内容。比如说我要查询一所学校以及学校当地相关情况的具体信息时,在国内的网站上只能找到简短的介绍排名以及地理信息这些 wiki 上就有的信息,搜索浪费时间不说,还找不到有用准确的信息。所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就成为了东学西读的另一个主要目标。通过和北美几家相关公司 (如 CollegeProwler, YouniversityTV 等) 的合作,东学西读网站上的高校信息不但涵盖了北美各大高校包括学习、生活、当地环境的相关信息,还包含了国外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使得国内的同学可以直接获取关于学校原汁原味的准确数据。

关于你所提到的几个传统留学论坛,由于传统论坛形式的限制,很多非常有营养的信息的曝光度却只有短短的几天,而且难以检索汇总,不能以另一种更加直观有效的方式展示给其他用户,这其实是一种信息的浪费。选校评估系统是东学西读里一个通过信息技术解决选校评估的应用。因为学校对于申请者的背景评估和录取决策其实是有据可寻的,比如判断一个申请者的学术背景和科研潜力是好是坏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的,比如你的各类考试的分数高低,已有的学术经历和成果等等,而这些指标都是可以抽象并且量化的。可以量化就意味着可以为机器学习所用。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北美高校的录取委员会在拿到一个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后,会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申请者是否满足可以录取: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硬性条件是指 GRE 托福 GPA 等硬性的指标成绩,其中 GRE 和托福分数虽然不能很说明你的学术潜力(也就是说不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决定性指标),但是如果分数低于往届录取的平均值的话会让录取委员会觉得你的基本语言和逻辑会有问题。而另一方面,GPA(或者专业排名)是相对重要的说明你的学术潜力的一个硬性指标。所以如果进行量化并且参与定位评估的话,GRE/ 托福的权重就会比 GPA 的低。其他的软性条件如您发表过的 paper, 参与过的科研项目,推荐信以及校友资源(如果海外有较大的口碑很好的校友群体)等等也是同理,这些都是可以进行量化模拟的。

同时,每年网上都会出现大量网友报 offer 的帖子,我在最初的版本中,将当时各地报 offer 的信息进行手工摘选后再使用机器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并且去噪平滑(比如一些帖子中并没有包含某些(比如 GRE 成绩)信息,所以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这些数据进行补全或者舍弃),然后最初汇总的这几千条数据就给了机器学习创造了一个空间。综合以上两点,先对用户提供的数据进行抽象量化,然后将其映射到通过机器学习得出的结果的不同区间内,就可以将这个用户的背景和一些申请成功率最高的学校匹配起来。在以后东学西读通过用户汇报的录取结果会对整个机器学习的数据集进行补全,使得结果越来越准确。

GPA 计算是一个每个出国的同学都需要的,人肉计算过程繁琐的,但是使用机器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却一直没有人能把它做好的功能。由于 GPA 有各种各样的换算方法,而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要求也不一样,而且本科一般会修几十门的课程,如果一门一门输入的话,会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往往会浪费上半小时来做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东学西读可以让用户直接连接所在学校的教务系统,导入成绩单,并且计算出很多种 GPA 算法下的 GPA 成绩。东学西读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去分析每一所学校的教务系统,到现在为止已经支持了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额外的功能,比如查看自己在本校的排名以及自己学校其他同学的成绩分布,计算毕业需要达到某 GPA 成绩的话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每门课达到什么样的成绩(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修了 120 个学分,加权平均是 82,我希望在毕业时(修满 200 学分)达到 85 分,那么东学西读会告诉你将来每门课至少达到什么样的成绩)等等。

36氪:据我所知东学西读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推广,基本都是靠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口口相传的网络效应扩大影响力,如今已有了30万注册用户,能和我们聊聊你对这30万用户的积累过程都有什么心得? 不做推广是刻意为之还是因为精力资源有限呢?

老魏:我确实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正式推广,现在用户的积累只是通过社交网络以及口碑相传。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产品没有达到我的期望,也就是说以前的东学西读虽然可以用,但是不够好。所以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我的第二版更新,在几乎翻新重写了所有现有功能的同时还增加了很多的新的功能,如“Offer 雷达”,“作文互改平台”,和“寻找同路人”等等,将整个东学西读从里到外翻新了一遍,从底层一直到前台的 UI 修正了很多以前存在的问题,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使得整个产品更快更好用,而且更好看。

另外也是因为我不是一个擅长做推广的人,天生就是程序员的命吧。说的不如做的好,还是有好的产品我可以更加安心。不过我也都在慢慢学习摸索推广的方式和途径,写软文什么的实在和写代码太不一样了。

36氪:在没有投资,没有推广,甚至至今为之网站都是运行在一台最低端的VPS服务器的情况下,东学西读已经默默上线了三年了。但是没有团队/合伙人这几乎是很少见的情况。单打独斗的你是如何一个人支撑下来的? 能和我们说说没有找合伙人或者投资人的原因么?

老魏:当初上线时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支持一台很好的服务器,导致现在整个东学西读还跑在一台租用的最低端配置的 VPS 上面,所以在技术层面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很好地满足现在的 traffic 和响应时间的要求,譬如在整个产品的架构上对耗时的服务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并且需要保证以后可以很容易的 scalable。在硬件限制的条件下每一点资源都是极为宝贵的,所以需要做大量的 profiling 调试和优化,平心而论,我从整个做东学西读的过程中也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而且学到的这些东西可以让我非常轻松的在硅谷的各大小公司立足,我觉得这点是一毕业就在大公司做小螺丝钉无法学到的事情。

迟迟没有找投资人可能一是因为自己一直对产品还没有到一个满意的程度。所以从去年 7 月开始将老的版本翻新重写了一遍。二是我需要从用户的反应以及对整个市场的观察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点以及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些问题理清楚之前我不愿意盲目的去找投资而让自己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要钱的话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另外如果我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是个有潜力的产品的话,我肯定是无法说服投资人的。三是我一直还在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硅谷这些技术类创业公司来汲取经验和思考问题,希望能为将来奠定一些基础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

合伙人是一直让我头疼的问题,我是个不怎么会忽悠且逻辑严谨的人,所以不是很擅长给别人画饼。在现在这种没有任何收入和投资的情况下,不会画饼就意味着找到愿意和您一起奋斗的人的概率微乎其微,一个靠谱且对产品充满持久激情的合伙人其实是非常难找的,这些也都是缘分吧。对现在这个初期阶段来说,如果找第二个 co-founder 的话,如果性格和技能可以与我互补的,譬如非常善于做 PR 和 Marketing 等),那就再好不过了。另外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合伙人是需要长时间的熟悉和了解的过程。比如我身边有很多技术实力非常强或者对产品设计有很独到想法的人,但是可能他们更愿意在大公司做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关键时刻缺乏决断力和执行力,这样的人可以做很好很好的朋友,但是如果要一起投入创业,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36氪:3年以来,曾经有过想要回国把东学西读做大做好的冲动么?

老魏:

一直都有。

我对整个东学西读还有很多的想法和愿景,在现有的用户基础上东学西读上还有非常多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在没有明确的合理资源支持以及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回国去做在现在似乎并不是一个最优的决定。另外由于家里当初也花了不少钱让我出国读书,我希望能尽力先把学费赚回来,至少能让父母安心。

但是在这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全职投入在东学西读身上,这边身份的限制导致你必须给人打工。所以只能在下班后以及周末对东学西读进行维护和改进,所以进展速度很缓慢,这是我不愿意但是却又不得不接受的。

这个也是很多同样在硅谷创业的朋友遇到的问题。无法全职意味着可以投入的时间很有限,很多人等到绿卡至少要 3-4 年的时间,而且这必须在大公司。等到绿卡以后,再全职出来干,可能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经济压力很大,出来干的风险更高,可能最终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我不希望自己最后变成这个样子,至少现在我已经不打算熬日子等绿卡了。我所能做的是尽力将自己的产品做好,之后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在有了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我必定会全身心投入并且将东学西读做大做好。

36氪:未来如果有了资源,你对东学西读的愿景是什么? 另外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留学咨询机构或者中介有广告合作意向,你一直都是拒绝的。留学广告和良性互助的留学社区是相悖的,对于盈利模式,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么?

老魏: 愿景也许很大,就是每一个国内打算出国的同学或者已经身在海外的留学生,无论他们处在任何阶段,他们都会知道东学西读能帮助到自己,并且东学西读也有足够的资源去服务他们。

确实有非常多的咨询中介公司联系过我,但是由于国内的此类公司水平参差不齐,我实在不愿意牺牲东学西读用户的权益去赚这些公司的钱。毕竟对很多人来说,出国也许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大事件。

在不影响用户的前提下,经过这些年的思考和观察,我对整个东学西读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的可行的计划,在将来我认为时机成熟之后我会付诸实施的。

比如说,现在留学中介咨询机构整个行业的信息非常不对称,很多同学以及他们的家长经常会被一些不靠谱公司的营销人员忽悠(因为很多同学和家长对整个出国留学的概念和流程并不明晰)导致最终吃亏受骗,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很多规范的办事靠谱的中介咨询公司的利益会因为整个行业的口碑下降而受到损害。所以一个类似 Yelp 模式的中立平台是我将来想做的,中介咨询公司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公司的实力但是同时也需要经过真实用户的 review。这样的一个透明的双向选择的平台不但可以让用户以及公司 / 行业双方受益(好的公司有了签约用户,用户拿到了满意的录取结果,实力和资历不够的忽悠中介咨询公司会被淘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是东学西读众多盈利模式之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与老魏以及硅谷许许多多创业者或者曾经创业者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整体上创业者可以分为三类:

1)曾经的创业者:曾经有一颗创业的心,曾经积极蹦跶在各种创业活动,也曾经在业余时间有 side-project 或者 weekend-hack。但是业余的投入始终不够。有限的投入必定只能带来有限的结果,最后随着结婚、生子,生活压力和重心的转移,创业也就永久地成为了过去式了。

2)中庸的创业者:坚信创业才是自己未来的归宿,不论回国还是留守,必须要自己做一番事业。专注业余时间有的 side-project 或者 weekend-hack,默默坚持,不断地自我完善,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不让机会溜走。或者在身份一旦自由了就立刻放弃打工生活,全职投入。

3)激进的创业者:在国内就有一颗蠢蠢欲动创业的心,踏上美利坚土壤后越发不能安分。这类创业者往往是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与创业活动、比赛。加入孵化器,联系天使风头,一旦觉得可能有机会,就放弃学业、工作,全职创业。

老魏属于第二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第三类。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第二类创业者,悄无声息地加入了“曾经创业”团队。许多创业者曾提到,在硅谷创业其实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虽然整体氛围对创业者非常友好,但是第一代移民在语言、文化背景上的限制,往往会让人很有挫败感。在国内创投环境日益成熟的今天,许多人表示与早期相比,如今回国创业是非常好的选择。

第一篇就写到这里,下一篇要讲的是一个第三类创业者的故事。一个由辍学 PHD 和 MIT MBA 组成的团队,是如何从 Chicago Excelerate Labs 毕业,筹得 1 百多万美金的种子投资,并且成为 TechCrunch 报道过最年轻的中国团队。

 

原文: 36Kr